学位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理论阐述能力、逻辑构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试炼场,也是完整的展现平台。
如果说学位论文是整个学位培养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开题报告无疑是这个环节的重要奠基和启动基点,甚至可以说,优秀的开题报告已经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因此,系统了解、整体把握、细节控制开题报告,是对撰写学位论文的最扎实、最充足的准备。
如果开题报告准备得严谨周全、万无一失,毕业论文甚至可以说是在时间上的自然顺延和展开。
0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科研工作者或研究生对所要开始的科研课题所进行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开题报告是伴随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开题报告的主要作用
开题者向专家组陈述报告内容,接受提问和评议,专家组据此确定是否批准该选题。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
综合考量开题者对所要研究的课题的能力胜任程度、资料储备程度、基础性工作完成度等的重要环节。
开题者通过完成开题报告,对所要研究的课题完成了初步的认知、基础性研究、局部观点的确定和整体框架的构想。
(三)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对本专业学科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和领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新的见解(强调创新点),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02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要素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选择研究某一课题的依据:
(1)学理依据;(2)现实依据。
【问题导向,对于以往研究的突破和超越】
(二)研究综述
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方法
主要内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全部要素的展开。可表现为论文的提纲。
基本思路:是对所开的课题的认识、思考的过程,是思想逻辑的路线。(总分总,从问题到理论,从理论到现实)
研究方法: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难点意味着研究的难度,或者是需要极强的理论能力,或者是切入点的刁钻,或者是关涉的现实问题约束条件过多,实现的难度大。
难点同时是论文花大力气、集中资源的去解决的重点问题。
创新之处,往往是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于以往研究成果,是学理性的拓展,还是新的解决方案的设立。创新可以是视角创新,也可以是内容创新,对象创新,方法创新。
(五)预期目标、研究进度
预期目标是对论文所能够达到的完成形态和所能够产生的效用所做的一种尝试性构想和预先判断。
研究进度是对论文写作的过程进行的计划陈列。(越详细越好)
(六)参考文献
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字面意义)。
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对写作起到启发、借鉴、助力思考与观点形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一般包括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纸文章、报告、网文。
03
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题目的要求
简洁(一般不超过23个字,除非包括较长的专有名词。题目不够简洁一定程度上说明对研究问题理解不够透彻)、集中(研究信息量不能过多)、切口小(增加限定词,限定研究范围)。
副标题的作用——切口小
限定地区,缩小研究范围
限定视角
(二)综述的要求
材料尽量穷尽(找资料要尽可能全面,不要遗漏重要文献)、条目整理清晰(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精炼、明确、条理性)、评述用语规范(话不说的太满:先肯定前人的研究,慎重阐述现有的空白)。
(三)参考文献的要求
门类尽量完整(著作、期刊论文、报纸文章、报告)、权威(经典著作、国内外知名学者代表作;少引用学位论文,多引核心期刊论文;网文尽量引用官网)、实效性(尽量不引用十年前的文章)。
04
开题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综述与理论基础的区别
综述是当代的,理论基础是经典的。
例如《民法典》,民法,人权等是理论基础;综述是学者对《民法典》的研究。
(二)格式统一性
脚注、尾注的统一性;字体的统一性;参考文献格式的统一性(知网GB/T 7714-2015格式导出)
转自研壹edu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