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收到major revision结果时是高兴还是难过?
2024/6/27 17:05:46 阅读:99 发布者:
1、看审稿意见的心态
看审稿意见心态要端正。很多审稿人属于看人下菜,你越谦虚越卑微,对方就越觉得你好欺负,会提更多的意见。因此要不卑不亢,不要惯着审稿人。很多审稿人并不是小同行,而是大同行甚至外行,或者是导师把审稿机会给了学生。于是有时候看审稿意见,会发现审稿人提的许多问题会比较装逼。因此心态上不要总以为审稿人比你懂,其实你才是最懂这行的专家,要从道理上给它讲明白。
2、审稿结论的几种情况
先看审稿结论,一般有这么几种:
(1)编辑未送审直接拒稿,基本救不回来,换期刊。
(2)编辑送审,审稿人拒稿,但编辑没有直接拒稿,说明文章还能争取一下。这时需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详细修改并逐条反驳,有一定的概率可以起死回生。
(3)审稿人和编辑都给了大修,基本等于接收。只要不瞎搞,态度诚恳,逐条认真回复,该讨论加讨论,该补材料补材料,基本上都可以接收。major revision如果最后没有被录,一般就是修改态度不认真
(4)审稿人给小修,基本上可以出去吃顿大餐了。不过直接给小修的概率很低。因为审稿人也有心理压力:编辑不会不觉得我没有认真审稿?作者会不会认为我没看懂?
(5)ieee°的很多trans都没有大修,为了彰显期刊的高贵小修接受后面就是拒稿重投,可以拉低期刊录取率,也就是说rejection & resubmission = major revision结论:如果是顶刊,major revision有一定概率被拒;但如果是一般期刊,Accepted=Accept,minor revision = nearly Accepted, major revision = will be accepted soon。
3、常见审稿意见的修改方法
再看具体的审稿意见,一般有这么几种:
(1)缺项。Introduction中缺关键文献的引用,methods缺关键步骤,result缺少相关结果。这种直接按照要求补充就好。
(2)图片有问题。比如实线虚线、颜色、符号、坐标系等等,这种也好改,按照要求修改即可。
(3)results and discission中,讨论的不充分。比如审稿人说,你这个理论和谁谁谁提出的理论有没有对比过?你这个文章对这个的解释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等等。这时候就按照审稿人的要求,从新的角度来完善这部分。注意要引用文献。如果审稿人说的不对,那就根据客观事实以及文献里面的情况,不卑不亢的说清楚正确的是什么样的。
(4)质疑results and discission中结果和讨论。这个要么是你在描述结果和讨论的过程中跳跃太快,要么是审稿人没看懂。这时候,可以让逻辑更严谨一点,然后附上相关的参考文献,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OK了。
(5)提出了一个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新问题。比如你的文章是说番茄炒鸡蛋要怎么样炒最好吃,然后审稿人提的意见是加点土豆在里面味道会怎么样?如果这个问题你知道答案,但是和这篇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那就如实说;如果不知道怎么样回答就比较难受了,这个时候采用真诚的糊弄大法。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曾经有谁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怎么样,后面我们会专门就这个问题来研究。
(6)补充实验。如果这个实验好补充,那就补充。如果很难补充,那就难搞了:要是我能做实验之前不就做了,还等着你来教我补实验;要是好补实验能发更好的期刊,那肯定不会发这个期刊啊。花这么多时间补充实验,还不如我再发一篇。这个时候,就得用真诚的哭诉了。比如说:我们是想做实验的,但是实验样本成本非常高,实验设备也很难借到。总而言之,就是不是我们不想做,是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我们做不了。
(7)英文语法和笔误。逐这个简单,直接修改就好。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