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被拒稿还有机会发表吗?

2024/6/27 11:36:44  阅读:193 发布者:

对于作者而言,论文投稿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时间,其结局不外乎三种情况:接受(Acception)、修回(Revision)和拒稿(Rejection)。这次就由小编带大家来看看,论文投稿后不同情况下有哪些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吧。

接受

论文投稿后被直接接受,无需任何修改,这种情况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极为少见。另一种类似的情况是有条件接受,即论文原则上已被接受,作者只需做少量不重要的修改,也非常少见。

修回

相对而言,修回是一种更加常见,且对论文最终发表有益的一种结果。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小修(Minor revision)、大修(Major revision),以及拒稿再投(Rejection and Resubmission)。详细介绍如下:

小修指论文需要做些修改,修回后可能不需要再送给审稿人审阅,但是也有可能会再次送审稿人审稿。这类修改一般比较容易,大概率会接受;也有可能再次送审后大修或者拒稿,但是再要求大修或者拒稿的几率很小。

大修指论文修回后还需要再送给之前的审稿人审阅;这往往也是很好的消息,表明审稿人和主编对该论文都感兴趣。不过,回复一定要认真仔细,不可掉以轻心,大修后被拒的情况时有发生,多数缘于粗心大意。总体来看,大修也是比较常见的,许多论文发表都曾经历过大修过程,这往往意味着对论文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拒稿再投指论文现在状态还不能接受,但可以修改后重新再投,重走完整的审稿流程,一般会送给与上次不同的审稿人审阅。尽管这不算好消息,但也未必是坏消息。只要认真按审稿人及主编的要求去补实验或积极回应审稿意见,也是有较大的可能被接受的。拒稿再投也比较常见。

稿件在修改后投回到杂志社时,一般需要将修改的版本用修订痕迹标记,并且上传一个审稿人意见的点对点回复信。

稿件修回时,杂志社往往会给一个修回截止日期,如杂志社给的修回时间不够,不能按期返回杂志社,一定需要提前与杂志社沟通,申请延期一段时间,否则投稿系统上的修回链接可能会关闭,导致无法修回到杂志社哦。

拒稿

拒绝或通常所说的拒稿,是指期刊对论文做出的不予接受的决定,并正式通知作者可以另投他刊。不过,有些拒稿信其实留有余地,因此有必要区别对待。所以,拒稿也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情况,包括:完全拒绝、可申述性拒绝,以及可再投性拒绝。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不管审稿结果如何,作者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并有策略地对待,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审稿和退稿意见,小编也有一些心得体会想与大家分享。首先要知道,SCI期刊的同行评议一般是没有报酬的。SCI期刊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审稿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期刊编辑往往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做出决定。因此,作者对审稿意见要十分重视,对审稿人也要非常尊重。具体来说,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回复,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审稿意见,也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有节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果是完全拒绝,即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主编通常会强烈地表达个人意见,表示不愿再看到该论文,因此,本文再投该刊是没有意义的。可申诉性拒绝是指作者不服审稿人的意见,特别是作者认为拒稿是因为论文虽有不足但没有致命缺陷,尤其是审稿人或编辑存在明显误判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提交申诉信,并积极修改论文以向主编争取再审的机会。不过,申诉后成功被接受的比例非常低,期间所花费的精力绝不亚于修改后改投另一份期刊。可再投性拒稿类似于前面的拒稿再投,只是这次期刊没有表示出愿意考虑修改稿的意愿。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属于论文虽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但数据不足以构成一篇论文或分析尚有严重缺陷。因此,面对这种结果,作者不妨等到有足够的数据或有更合理的分析时,再修改成论文并投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论文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因为何种原因被拒稿,并不等于论文没有发表的潜力,只能说明这篇论文不适合目前投稿的期刊而已,所以千万不要灰心,可以再找找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期刊,重整心情准备再投。

美捷登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