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篇基础文献+1小时阅读量
研一的时候我们的导师就要求我们每周要阅读文献,此时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对我们来说阅读起来十分困难,常常是不求甚解,但是依旧保持每周最低十篇基础文献的阅读,每篇最低一个小时。
2 整理观点+按观点分类/按理论找优缺点
有的同学经常会说,我不知道我的论文创新点在那里,也不知道用什么理论,那么很好办,你就把你这个论文的优点写出来即可,优点就是创新点。如果你是抄的,当我没说哈(过于真实)
3 逻辑分析要正确
研究生论文最重要的就是逻辑,如果你的逻辑错了,无论你设想的多完美最后都实现不了,此时你脑海中的固定思维如果不改变,那么最后也就没意义了,比如一些事物的先后顺序,如果一开始就反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错的。
4 量的积累是为了质,不要本末倒置
一般一篇研究生论文3万~5万字,在职的字数少一点,有的同学写的时候生怕不够,写出五六万来了,还有学校要求三万字的一下子写出四五万的,其实很多内容重复,要知道盲审的时候,专家如果看你篇幅过大,会不愿意往后看,就抓住你摘要看,如果此时你的摘要不够出色,都把精力放后面了,那多出的一两万字毫无价值,只会让盲审的老师烦躁,毕竟他们要看的不止一篇。
5 注重摘要,绪论的写作
作为论文的门面,不多说,你们懂得!
6 有能力的基础上多阅读外文文献
大量引用外文文献,真的会为你的论文加分!而且还会让你的论文一开始就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7 研究生论文请不要引用普刊
普刊的水平远远不够研究生毕业论文引用的级别,而且很多普刊相似内容太多,不适宜用做研究生论文
8 关注你领域的报道,新闻,以及科技期刊或者核心杂志
只有实时跟进某一个研究,你才会在选题以及写作打下好的基础,任何题目都不是凭空而出,你要想新颖还好写,就要多关注
9 多写多做观点的总结
关于这个简单也难,简单的就是你只要阅读,做总结归纳就可以,难就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办法倒是懒得去做。
(1)着力培养研究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写学术论文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艰辛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能够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必然会有所收获。
(2)培养研究生厚积薄发、博采众长、勤于沟通交流的良好学术习惯。
研究生要正确认识到,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须有所创新,但新的学术观点的形成、新的研究角度的发掘,是离不开继承和借鉴的。
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才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并在思考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在“育知”中“育智”。
当今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而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又是有限的。研究生撰写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不同的,需要研究生学习、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同的。
知识是无穷尽的,但是只要具有吸取知识、运用知识和掌握调动知识的智慧,即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论文撰写方法,就可以自如地用智慧统帅知识,表明研究生真正具有了较高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这才是研究生几年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4)院校和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为研究生提高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搭建平台。
一是可以考虑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请院校内擅长论文撰写的专家或编辑等授课,在讲授理论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同时,可结合自身写作实践向研究生传授写作经验。
二是可以开展导师讲坛活动,请院内外的知名研究生导师或专家、学者开展论文写作方面的学术讲座;或采取学术沙龙、文化广角等形式,请专家与研究生就论文写作问题不拘一格地座谈交流。
三是院校可组织学术征文活动,调动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性。研究生导师也要对研究生平时的学术论文写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指导。
转自博硕本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