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SCI写作技巧!
2024/6/25 18:23:33 阅读:101 发布者:
SCI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统计及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和重要依据。因此,在我国,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质量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反映科研水平的代表性依据。尤其在将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是为发展动力的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及医疗工作者的培养过程中,也将发表SCI纳入评价医学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大多数临床型医学生及临床医疗工作者,由于繁重的临床工作,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再加上撰写语言上的局限,使得SCI论文撰写变得格外困难。
01
选题: 扎根临床,新颖实用
对于很多临床医学工作者来说,对SCI一直有一个误区,即:必须进行细胞或动物实验。其实,与科研型研究者相比,临床工作者面临丰富的一线临床案例,只要留心,很容易从其中总结出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产生高质的SCI选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及过往已发表的SCI综述,将其与日常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从而发现契合自身科室特色状况的选题
当然不论用何种方法,临床型SCI论文的选题都必须做到两点:新颖性和实用性。
所谓新颖性在之前的攻略中我们已经论述过很多,即要使选题契合当下的研究热点,让编辑及审稿人有兴趣阅读下去对于临床共工作者来说,我们建议可以从临床罕见病例,业界争议性诊疗手法等方面切入,体现选题的新颖性
而实用性则是要注意选题的临床指导意义,尤其是患者群体广泛,严重危险患者健康的疑难杂症该如何诊疗等极具临床实用性指导的问题,均可被纳为选题范围。
02
行文: 留心搜集,善于总结
在完成选题及课题设计后,就要注重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积累相关的临床案例资料,及时采集,避免遗漏而影响研究结果,同时并做好患者的长期跟踪回访,以了解临床预后情况。这些收集的案例资料如果既详细全面,又有重点突出主次分别,则更能产生高质量的SCI临床论文。
同时在行文前可以阅读大量相关的已发表文献,研究总结出成功发布SCI文章的用词特点,表达方式、行文习惯等,从而更好地指导自我在写作过程中做到表达地精准无误及言简意赅。
03
优化: 结构规范,润色升华
对于SCI论文地格式规范,不同杂志往往有不同的特殊规定因此,撰稿人在写作及投稿前应仔细研究这些要求,避免因格式结构不规范而导致的无谓稿件被拒。同时,由于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在行文时难免会出现chinglish的情况。因此,在写作时尽量规避“自我创造”式的表达,多看相关文献,记录其中常用语句词汇。另外,在细节的优化上也要格外注意,图表的布局要合理美观,杜绝低级的拼写错误。同时,有部分作者在写作时会忽略英文和中文标点符号的区别问题,切记行文时使用英文半角符号而非中文全角符号。
04
临床医学SCI发表技巧
如何选择期刊?
如何选择正确的期刊投稿?一般来说大家投SCI期刊时首先看重的是其影响因子,但是不是仅仅只用简单的追求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呢?这里,陈编辑还是建议大家在投稿前对所投刊物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因为不同的SCI期刊对投稿论文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偏向于基础研究,拒收临床研究;同时,某些杂志因其专业性领域限制较强,收录文章少,引用也随之减少,从而导致影响因子偏低。但并不一定在该研究领域所受的认可度就低。因此,选择期刊时并不能一味的看重影响因子,还应注重在合适的研究领域范围内进行期刊选择。
如何准备投稿文件?
在选定杂志后,应仔细阅读杂志主页的投稿指南要求后方可投稿。不同的杂志所需要准备的文件不尽相同,但通常一般包括:正文文稿、标题页、投稿函、图片、表格、补充数据文件等几大块。并且在投稿材料的准备在一定要注重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转自SCI科研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