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SCI三大难题,怎么办?
2024/6/25 14:13:05 阅读:91 发布者:
磅礴大雨,为了目的,即便淋着雨我们都一直在走;困难重重,为了科研,即便吃尽苦头我们都一直在写。这不是闹脾气,而是所谓的志气。但是,再多的难题,我们都要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行。面对SCI思路不清,语言不明,投稿无准备的难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1、思路或意思表述不充分
长期从事科研与论文写作的一线医学工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思路或意思表述的不充分多半就是源自文献阅读量不够。一篇文章存在刊发的可能性不是因为出现了阳性的结果,而是能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指引,能解决别的研究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从以上方面看来,没有一定文献阅读量就不会了解研究的进展,也不能为本研究提供一个学术定位。SCI期刊审稿人在审稿的过程中并不看论文的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最重要是看究竟有无学术意义。
2、语言问题
不管是哪一类语言,不管多么华丽的词藻,其根本都是为了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故而,通俗易懂的了表自己的想法是SCI语言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SCI写作中,语言的正确表达需要我们做好哪些内容呢?
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使文章精练,必须把啰嗦、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
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
三是语言的可读性,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但是,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对论文的语言进行修改呢?
3、投稿毫无准备
通常在投稿前要准备的材料包括选定目标期刊、修改论文基本格式、撰写Cover Letter及推荐审稿人等等。这些信息来源主要依靠登录期刊官方网站查看相应栏目获得。在这之中,很多作者将撰写Cover Letter仅仅看成是一封简单的信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具有丰富发表经验的作者将Cover Letter视为展现文章研究价值,促进文章审稿(而非直接拒稿)的必备之法。在Cover Letter中用简短的句子就能全面概括论文的中心思想,加深编辑对文章价值的理解。
投稿信(Cover Letter)应该简述所投稿件的核心内容、主要发现和意义,拟投期刊,对稿件处理有无特殊要求等(如“not to review” list)。另外,请附上主要作者的中文姓名、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此外有的杂志要求推荐几位审稿人及其联系方式。以及谁已经阅读过该文(当然是牛人)。
一般来说,杂志通常要求说明你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与这个杂志的相关性,另外还有的可能要写明你没有一搞多投等。此外临床实验要求写明符合伦理学要求。当然各个杂志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杂志的guide for authors一般会有要求。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大家可按照通用要求处理。
转自医学论文天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