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创新性不足怎么办?编辑是怎么判断的?

2024/6/19 14:18:18  阅读:124 发布者:

新颖性也叫创新性,它是衡量论文有无发表价值的根本标准,也是编辑需要坚持的一条重要审稿标准。稿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发展。国内科技期刊通常的审稿模式是编辑初审同行专家评审,编委会或主编终审。对于论文新颖性的判断标准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对论文新颖性的把握。

01

科技论文自身新颖性的表现

1)新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术上的突破都是同质疑和提出问题紧密相连的。提出新问题的论文价值包括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解决。而问题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从未见过的现象提出新问题;二是针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新问题,在不是问题的方面看出问题;三是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当然并非提出的每一个新问题都具有新颖性,还要看问题是否具有知识含量及材料和实践的基础,还要看其实际意义。

2)新观念。具体包括以理论形式存在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想、新学说、新思潮、新发明、新设计、新设想。学术研究最终以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体系和作出新发明创造为最高目标。观点新颖的稿件常以两类形式出现,一类是对学界的既成定论提出质疑,从而提出新见解或定解;另一类表现为著述前人诸说,经过作者的比较研究推举其一,将该问题的研究推向前进。

3)新领域。包括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选题。每项科学研究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都有自身特定的研究领域。科研课题常常也是衡量论文价值的一个标准,对于研究内容是开拓性领域或填补空白的课题论文的新颖性是尤其值得关注的部分。学术论文要有创新性,选题必需有创造性。有人统计,中国近代物理领域中的科研课题,有40%与中外重复,之所以会重复,一是对本学科的成果缺乏了解,二是对科研的创造性未予以充分重视。

4)新材料。新颖的材料主要指新发现的,别人尚未使用过的材料,如新发明、新创举、新成就、新数据等。材料是构成论文的基本要素之一,论题的形成不能离开材料,且必须通过材料来表现和反映。新的材料可以强化、补充甚至修正、推翻旧的观点或旧的理论。

5)新方法。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在科学研究中,新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方法的渗透和转移是科技方法发展的重要方面。新方法的运用应经过抽象的概括和科学的验证。

6)新角度。学术研究存在着思维角度选择的问题,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选择。新的角度的选择往往象征着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具体从论文选题的角度来说,可以从是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创造性的选题,最直接的是填补空白的选题,实践证明科学知识上的空白区往往是有可能取得较大收获的领域,学术上的争论,包括对通说的纠正,也是创新性的表现。

02

科技编辑对论文新颖性的把握

1、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判断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拥有数据库系统的学术网站利用其资源优势,推出了一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已有不少编辑部高校科研机构及评价机构开始使用或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发现该检测系统对论文新颖性的判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需编辑区别处理。具体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1)检测有问题的要否定,但也需区别对待。学术论文检测系统中检测出的有问题记录出现红色标记的论文一般无新颖性可言;出现黄色标记的论文对新颗性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区别对待的文章。如笔者在审稿中遇到的一篇题为《骨科患者静脉栓塞60例的预防和分析》一文,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文字重合率为 10%,经过对比,文章引用的是PE 评分系统中的 Wicki模型评分,作者为了结合评分系统给出治疗方案,必须要交待清楚所用的评分模型,而这种评分模型又是临床多用到的模型,可以保留在原文中,或用参考文献的方法加以解决。对待这类文章需要灵活处理。

2)没有问题的不一定新颖。有些论文在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时,显示为无问题记录,但论文不一定新颖。如笔者处理的一篇题为《4G 通信技术》论文,经学术不端检测为无问题记录,选题也较新颖,但是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比较,该论文论及的四个方面在其他论文中已论述过,而且他人的论文结合国外新技术的发展阐述得较为全面和具体。因此对这类论文的新颖性的判断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过度相信检测系统的判断结果。千万不要做宁信度不信足类的郑人。

2、编辑查新鉴别和优选

没有引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单位,对于论文新颖性的判断主要还是依靠数据库系统进行查新鉴别。即使现在已在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科技编辑,最终还是要通过查新来判断论文的新颖性是属于观点创新、理论创新还是技术方法创新。论文查新主要是利用相关数据库中的专项检索来了解作者所研究问题的现状、来判断论文的新颖程度。主要利用关键词来检索,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文章的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章太多的话,则需要进行限定检索来鉴别文章的新颖程度。有时文章的题名太大或太小,则需要我们认真依据正文的内容扩大检索范围来进行新颖性的鉴别和文章的优选工作。

3、参考文献鉴别

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有时也是编辑认识和把握论文新颖性的一种辅助工具。如对于综述类文章的鉴别,除了要看选题是否是典型、是否是热点问题,引用文献是否充分外,一定要注意关注最新参考文献的选用如何。在处理过笔者的一篇题为《气相沉积技术在阀门中的应用》论文中,作者对气相沉积技术的分类及在阀门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气相沉积技术已成为提高材料加工性能的关键技术。但是文章的介绍新颖度不够,主要介绍了上世纪70 年代的兴起和90年代的发展,这对气相沉积技术的发展意义不大。鉴于作者为在校官员、教授,不好直接否定,特提出以下修改意见:请将文章的着重点放在对现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突破以及相关发展的远景介绍上;文章尽量不引用图书中成熟的理论,尽量参考引用最新的国外相关研究论文,不少于20篇。该文视最终修结果确定能否刊用。如果作者真正按要求进行了修改,也就达到了新颖性的要求。参考文献的新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论文的新颖程度,特别是在综述性文稿的鉴别和筛选上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的新颖性和国际化。

科技编辑在实际初审工作中对论文新颖性的把握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具体到每一个编辑和每一篇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和侧重点又各不相同,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编辑都采用同一种方法,也不可能是每一篇文章初审的方法都相同。对论文新颖性的把握需要科技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和把握新颖性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所发表的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

学术进修课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