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研究问题的必须是明确的。如果拟的题目有指向不明”的问题,就可能导致研究方向模糊,不利于论文的深入展开。本文将探讨研究问题“指向不明”的几种常见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研究问题“指向不明”
研究问题“指向不明”通常是指选题中的问题不够具体,难以判断究竟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这种情况会使研究范围过于宽泛,缺乏聚焦,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具体来说,"指向不明"的负面影响包括:
降低论文的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如果无法迅速抓住研究的核心问题,可能会失去阅读的兴趣。
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问题不明确,可能导致研究内容过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分析。
减少论文的说服力:如果研究问题指向不明,读者可能会怀疑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例子:
假设某研究选题为“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表面上看,这一选题似乎涵盖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但实际上,“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效果”均为广泛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多种可能的变量和关系。教育技术可能包括在线学习平台、互动白板、教育应用软件等多种形式,而学生学习效果可能涵盖学术成绩、学习态度、技能发展等多个方面。若未能进一步明确具体研究的教育技术类型和学习效果指标,该选题就显得“所指不明”。
解决方案:
为解决“指向不明”的问题,作者应将研究问题具体化,明确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同时,需要确保所选的研究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以下是解决“所指不明”问题的具体步骤:
细化选题: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例如,将“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细化为“在线学习平台对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明确研究对象和具体变量,使选题更具针对性。
界定概念:对选题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清晰界定,避免模糊不清。可以通过文献综述或前期调研,确定选题中涉及的具体概念和变量。
设定范围:合理设定研究的范围,避免过于宽泛。例如,若研究“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可以限定在某一特定年级、学科或地区,确保研究的可操作性。
反复推敲:在确定选题后,多次审视和修改,确保研究问题清晰明确。如有必要,可以请教导师或同行专家,获取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选题。
举个例子:
比如,以"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为例,这个研究题目虽然指出了研究的大致方向,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探讨数字媒体的哪些具体方面,如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内容类型,还是使用时长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何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这种模糊的表述,使得研究的针对性和深度都受到了限制。
初始选题:“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修改后:“小红书使用频率对初中生自尊心水平的影响研究”
通过将“数字媒体”具体化为“小红书”,并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初中生”,研究问题变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助于后续研究的展开。
2.研究问题“范围过大”
研究问题“范围过大”是另一个常见问题。即使研究问题清晰明确,但若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也会导致研究难以深入展开。
例子:
选题为“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这一选题涵盖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多种复杂关系,难以在一篇论文中全面探讨清楚。
解决方案
缩小研究范围:将研究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区域、时间段或特定的农业生产类型。例如,将选题改为“近十年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聚焦特定问题:聚焦于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关键的部分,避免泛泛而谈。例如,聚焦于“气温变化对华北地区小麦生长期的影响”。
在论文写作中,确保研究问题的明确性和适当的范围很重要。通过细化选题、界定概念、设定合理的研究范围,并反复推敲修改,可以有效避免“指向不明”的问题,确保论文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实质性的研究价值。
转自论文辅助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