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摘要应该这样写
2024/6/13 15:46:52 阅读:102 发布者:
摘要,摘自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搜索引擎收录和搜索中常常会体现的一个部分的内容。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SCI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那么,想要写好一篇SCI的摘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写出文章正文中所采用的材料及简要的处理方法
切记勿将所有的正文大部分截取作为摘要,摘要主要是体现论文的大纲,不用过多作为一个详细介绍,简明扼要描述出正文中实验所采用的材料和简要不可少或者特殊的处理方法,吸引读者,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阅读性。
2 重要的结果在摘要就体现出来,比如多重比较结果,或者是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文的重要结果可在摘要体现出来,这样一来道出文章主旨,也给读者一目了然的信息,或者还可以是简单介绍实验,再列出分析结果,不要将读者误导,也不要过多留悬念。读者可能会因为你的论文摘要表现太多迂腐,从而对你的文章提前作出反感心态。
3 最后写出本文的一些重点意义
摘要部分还是要透出文章的科研意义,和实验的价值意义所在,体现出文章的特殊性和现发现等信息。读者是首先透过摘要信息对正文的大致了解的,对摘要的截取要细心斟酌。
4 将结果部分比较重要信息复制过来就可以了
正文的表达中最后会写出结果部分,这些也可以作为摘要的选择。在最后一句提出实验的意义和展望就算是完成了。
关于句子表达的规范性应注意如下几点:
(1)如果数字位于句首,应该用英文的完整表达,不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0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operation.”应改为“Thirty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operation.”。
(2)状语位置不当。许多作者习惯将时间状语、方式状语、条件状语、原因状语等状语成分置于句首或句中,但在许多国外著名检索系统中更习惯于将状语成分置于句末。例如:“After CIK transfusion, 6 cases’ liver function (ALT and/or BIL) got much better, and the other 6 cases continued normal.”应改为:“Six cases’ liver function (ALT and/or BIL) got much better, and the other 6 cases continued normal after CIK transfusion.”。
(3)一般而言,能用名词做定语的不要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的不要用名词做定语。例如:“measuring accuracy”应改为“measurement accuracy”;“experiment results”应改为“experimental accuracy”。即定语优先顺序为:形容词→名词→动名词。
在SCI摘要的写作和表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便是结构式摘要的写作。结构式论文摘要具有一定标准格式的,其撰写格式与科研设计思维方法相似,可以促使作者在实验设计开始时就明确各项内容,使各部分更趋严密、合理,以得出正确结论。也便于国际间交流,可以转载,易于传播。甚至有助于文章作者理清思路,准确表达。
文章的摘要帮助读者将整篇文章每个部分串起来,因此需要避免过多的细节描述或者介绍过于笼统而显得内容模糊不清。
写摘要应该适当的筛选词句使文章一致、清晰、内容准确。
一个常见的错误—缩写的使用,包括过度使用缩写或者错误使用缩写等。如:首次使用缩写没有写全称、随意制造缩写词、首字使用缩写(以“I”代替“iodien”放句首)
摘要的长度要求常常要看你所投期刊的要求,而摘要太长是最常见的错误。
摘要应该保持一致和连贯,其中所涉及的结论必须要有结果支撑,内容也必须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摘要中其他常见错误有:目的(objectives)不明确、数值和数据统计结果过多以及总结空乏没有基于结果。
转自医学论文天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