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论文的选题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工作内容、管理对象、作者兴趣。
1.工作内容选题
前面的章节讨论过,论文选题源于实际,最好是作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因为他们对本领域熟悉,容易收集资料,在论文写作中更有内容可写。这样的选题有助于改善自身工作,提升本单位的管理水平,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管理对象选题
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管理对象范围。这些对象(企业、学校、医院、下属机构等)的运作模式不同,表现各异。如果我们站在公共管理部门的角度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有些因素可能是本部门造成的),则对于管理对象的经营管理提升有益,也有助于改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3.作者兴趣选题
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由此引发思考,进而也可以提炼出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对公共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有些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非典”引发的公共危机管理、“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等,折射出政府管理的缺位和诸多不足,都值得深入研究。再如,“中国足球俱乐部管理的得失分析”“名人效应”等,但是这类问题有时候和作者自身的工作关系不大,写起来有一定的风险。
当撰写MPA(公共行政硕士)论文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研究议题的确立:选择一个与公共行政领域密切相关的议题,并明确定义研究问题或假设。在确定议题时,需考虑其对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文献综述:对所选议题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包括相关理论、政策背景和实证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系统性地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争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与设计:明确研究方法和设计,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混合研究等的选择,以及数据收集方式、样本选择和调查工具的设计。
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研究设计,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并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结论与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精准的讨论与解释。结合理论和实证,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的内涵和政策意义,同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学术论文撰写: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完整的学术论文,严格遵循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的组织结构。
审阅与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多次审阅和修改,确保论文内容的准确性、学术性和逻辑性。此外,还需注意语言表达的精准和流畅性。
以上步骤旨在帮助你以更专业的方式撰写MPA论文,这些步骤将有助于确保你的论文符合学术要求并具备学术价值。
撰写MPA(公共行政硕士)论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选题的重要性:选择一个能够对公共行政领域产生实质性影响并具有研究意义的议题。确保所选议题与你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相关,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文献综述的深入: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文献综述,包括相关理论、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案例分析等。文献综述是构建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也是评估研究现状和缺口的重要手段。
研究方法的合理性: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确保所选方法能够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并符合学术和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合理规划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结论和讨论部分,需要准确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或实践意义。这些建议应当基于研究数据和理论框架,能够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学术规范的遵循:遵循学术规范进行论文写作,包括引用格式、结构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此外,确保论文中的数据和观点来源得到正确的引用和注明,以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老师的交流与反馈: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汇报研究进展,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可以不断改进论文内容,提高学术质量。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