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编辑眼中学术论文最常见的2个误区

2024/6/11 18:13:52  阅读:70 发布者:

一、不重标点,写作忽视细节

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调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构成要素。写作中不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可以说是相当部分作者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常见有作者对此问题不以为然,认为标点符号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不必小题大做。事实上,对于学术论文写作而言,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十分重要,笔者常见有作者由于对标点符号知识掌握不牢,以及由于平时习惯的原因,忽视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致使文章在正确表达和阅读理解上存在障碍或产生歧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章质量。对于要求严谨的学术论文而言,有时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上的不准确,很有可能会带来表意上的相反效果,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笔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标点符号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忽视的。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也是体现文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写作中,只有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本意,使读者准确理解书面语言的语境语意。要提高文章质量,在标点符号的运用方面,必须在深刻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特定写作的主旨和语境,恰如其分地标点断句,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不擅修改,写作粗枝大叶

好文不厌千回改。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文章写作中,三分初稿七分修改不仅是高质量文章写作的基本经验,也是写作的基本规律。尤其对于学术论文写作而言,要注意先求成,后求精,经过充分酝酿,材料准备齐全后,先按照事先搭好的基本框架把文章的初稿写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反复推敲与提炼,选择最恰当的字词和表达方式来表达既定主题,最后形成文章的终稿。然而,有许多作者在写完初稿后就认为大功告成,不再下功夫推敲,或只做简单的语言和结构上的理顺,从而造成文章结构粗糙,语言词不达意,突出表现在标题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表达的完整性等方面难以充分体现主题之需,内容空泛等。

笔者认为,对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而言,反复推敲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从一定意义上说,文章的及时修改就是增删。通过去繁从简,使论点更为突出,论证更为有力,文字更为精练。当然,根据行文的需要,有时也有增添和补充。修改文章需要知识与技巧,作者要加强多方面写作知识的学习,切实掌握语言准确表述的方法和技巧,在完成初稿后,充分运用相关知识,对文章的主题、观点、材料、结构、语言等进行反复推敲、归纳、提炼,精雕细琢,力求精品。对于学术论文的修改,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标题要鲜明、生动、突出,主题鲜明地表明写作的主要内容,正副标题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副标题一般是对正标题的阐释和说明。二是审查行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分析问题是否透彻、是否新颖、是否具有针对性,不泛泛而谈,尤其注意不要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问题都面面俱到地说明,如此反而会造成主题不集中的问题。三是审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一般而言,学术论文分为导论(或引言)、正论和结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应该是凤头、猪肚、狗尾。导论要简明扼要地提出问题,写得引人入胜;正论是论文最核心的部分,内容要丰富、论述要深刻;结论部分要简短而意味深长,鲜明表达文章论述的结果。

硕士论文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