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生论文理论应该怎样正确使用?

2024/5/31 18:18:32  阅读:100 发布者:

1、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应强调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里讨论的仅仅是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本身。这其中既不蕴涵对论文的其他性质比如学术传播性实践应用性等的贬抑性评价,也并不认定学术理论性高的论文就必然具有其他方面的积极性质,尽管能够做到多位一体的那些论文自然是学术论文中的上品。基于上述前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第一,学术理论性的判定尺度包括研究性议题、学术性话语和理论(范式)视角。可以说,判定一篇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最先要看它所选择的研究议题的性质、所使用的话语的学术化程度和是否具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视角(范式)。

论文的研究性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实践,但一个具体的或鲜活的社会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学术研究性的议题,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理性思考与理论凝练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分析选题时还要进一步展开讨论。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具体的社会现象只有经过一系列加工提炼后才能成为研究性议题。

举个例子说,中日关系研究或中日关系最新进展研究都很难说是一个严格的学术研究性议题,而中日关系演进中的历史遗产因素研究就是一个明确的研究性议题。这方面需要澄清的是,许多同学认为只有纯理论性的现象或问题(比如建构主义流派及其观点)才能成为学术研究性议题,而那些与现实联系密切或实践性较强的问题(比如奥运政治化)则不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更有甚者,一些同学将价值观念推延到研究性议题的认定,比如认为左翼政党研究是比极右翼政党研究更好的研究性议题,这更是无稽之谈。

论文的学术性话语很有些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所谓行话,也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这既是指一般性的学术化语言表达方式(而不是口语化、通俗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指各个学科、各个议题研究过程中逐渐被学者们公认的论域、范畴、概念、甚至习惯性用法(包括一些简略语)。

需要强调的是,这与追求或鼓励一种文辞上的艰深或晦涩无关,而是说学术论文写作者必须遵循一种圈内可识别的话语,从而使相互间的理解与对话成为可能。

笔者并不否认深入浅出大道至简之类格言的合理性,但更强调通用学术话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比如对一个欧洲政治研究者来说,欧洲联盟一体化欧洲一体化绝不是可以替换使用的词汇,准确地说,前者根本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2、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方法论设计是一篇论文关于研究议题、分析框架、研究手段和研究目标等方面的预先规划与设计。换句话说,作为对一项已取得成功或实效的学术研究活动的报告与分析,论文必须交代清楚研究者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是什么(即明确界定与描述自己的学术问题)、准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分析框架解决这一问题(适当理论框架的构建与设计)、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学术背景、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以及这一研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目标(规范性认识还是经验性判定等)。

简化一点说就是,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决或回答这一问题、你所拥有的解决或回答这一问题的条件有哪些、你预期能够将这一问题解决或回答到什么程度。

让笔者举两个自己的例子。2002~2003年,笔者在哈佛燕京学社从事了美国绿党政治比较研究。该课题论证时的基本想法是对美国绿党政治与欧洲绿党政治作一比较分析。

因而,笔者提出的问题是绿党政治在美国是否真的没有政治前途,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是在选举政治的视角下看看美国绿党能否像欧洲绿党那样逐渐实现在地方/州政治层面上的突破,研究手段上除了燕京学社所提供的学术资源支持,最为重要的是自己已经从事了数年的关于欧洲绿党政治的研究经历,而研究目标则是对美国绿党政治的现状与近期前景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后来,这一研究方法论设计基本得到了落实,最大的调整是将美国绿党限制成为马萨诸塞州绿党,使之变成了一个更为严格意义上的个例分析。2005~2006年,笔者在联邦德国曼海大学欧洲社会研究中心从事了欧洲化进程中的欧洲绿党与欧盟民主研究。该课题论证的基本思路是考察欧洲化进程中的政党(欧洲绿党)与欧洲联盟制度框架的民主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此,笔者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不断欧洲化演变的欧洲绿党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像国家民主政治中那样运作的政党,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是对欧洲绿党做一种像民族国家中政党那样的3个层面(纲领、组织结构和政治参与)的类比性考察,研究手段上德国洪堡研究基金提供了较为优越的便利条件,而研究目标则是对新成立的欧洲绿党作一种追踪性考察与大致状况判定。尽管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这一研究方法论设计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相比之下,研究方法是一些服务于这一总体思路和方法论的方法,或者说是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因而,在一篇论文中,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符合方法论意义上的整体性设计要求。也就是说,个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之间本身无所谓优劣高低,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了恰到好处,能否综合性地运用。

百川本硕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