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期刊要求的格式都不一样的,我这边就以汉斯出版社期刊的标准格式为例,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1.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和关键词
1.1. 英文标题
英文标题置于论文第一页的最上方。主标题采用Cambria字体,居左,22磅,加粗,单倍行距。如有需要,可在主标题下方增加子标题,子标题采用Cambria字体,居左,14磅,加粗,单倍行距。
1.2. 英文作者信息
英文作者信息置于英文标题下方。所有作者的姓名列于第一行,用逗号隔开。姓名采用Cambria字体,居左,10磅,加粗,单倍行距。姓名下方放置作者的单位信息(英文),单位信息采用Calibri字体,居左,10磅,单倍行距。如果有多名作者并且单位不同,可以将不同的单位分多行编排。单位信息、Email、收稿日期等统一采用Calibri字体,居左,10磅,单倍行距。如果论文提供多个作者的Email,可以用逗号隔开。
1.3.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置于英文作者信息下方。摘要采用Cambria字体,10磅,加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关键词置于英文摘要下方,采用Cambria字体,10磅,加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段前间隔1行。
1.4. 中文标题
中文标题置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下方。主标题采用黑体,居左,22磅,加粗,单倍行距。如有需要,可在主标题下方增加子标题,子标题采用黑体,居左,14磅,加粗,单倍行距。
1.5. 中文作者信息
中文作者信息置于中文标题下方。所有作者的姓名列于第一行,用逗号隔开。姓名采用楷体,居左,10磅,加粗,单倍行距。姓名下方放置作者的单位信息(中文),单位信息采用宋体,居左,10磅,单倍行距。如果有多名作者并且单位不同,可以将不同的单位分多行编排。单位信息、Email、收稿日期等统一采用Calibri字体,居左,10磅,单倍行距。如果论文提供多个作者的Email,可以用逗号隔开。
1.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置于中文作者信息下方。(如有英文则使用Cambria字体),10磅,黑体,加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下方,采用宋体(如有英文则使用Cambria字体),10磅,加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段前间隔1行。
2. 正文
2.1.章节标题
章节标题可划分为三个级别。各个级别的标题均使用黑体(如有英文或数字则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行距为固定值16磅。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一级标题黑体加粗,12磅;段前空0.5行,段后空0.5行。
二级标题黑体加粗,11磅;段前空0.5行,段后空0.5行。
三级标题黑体加粗,10磅;段前空0.5行,段后不设置。
2.2.正文
正文使用宋体,10磅,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行距为固定值16磅;如正文是英文格式的,行距为单倍行距,统一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并取消英文的“孤行控制”设置;脚注的内容字号为宋体,8磅,单倍行距。
2.3. 致谢
致谢信息置于文章末尾和参考文献之间,致谢的标题采用一级标题的格式,无编号,12磅,黑体加粗,段前空0.5行,段后空0.5行,致谢的标题与正文部分采用与文章正文相同的格式。
2.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标题采用一级标题的格式,但是不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参考文献的标题使用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和括号注明中文(黑体),加粗,字体为12磅,段前空1行,段后空0.5行,行距为单倍行距。参考文献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采用宋体,9磅,单倍行距,并采用“[x]”的方式以数字形式编号。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列出中文,也就是说,对于中文参考文献,必须先列出该文献的中文信息,在下方另起一行列出该文献的英文信息。在正文中需要标注对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时也使用“[x]”的形式。
3.图、表和公式
3.1.图片
文中的图片应确保内容清晰。图片中的文字8磅。图片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放大或缩小,但是其长宽比例应与原图保持一致。所有图片应尽可能采用“嵌入式”环绕方式,尽量避免采用“四周型”环绕方式,否则排版过程中极易出现图片位置难以控制的情况。图片居中。图片的标题放置于图片下方,宋体(如有英文应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9磅,“Figure x”和“图x”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间隔0.5行,并使用“Figure x”和“图x”,图片标题英文放前面,中文放后面的形式进行编号。图片的上方和图片标题的下方各设置1空行,单倍行距。图标题有底纹。
3.2. 表格
表格中的文字8磅,表格的设置统一调整为三线表,所谓的“三线”表是指,表格的上、下线为1/2磅,里面的线为1/4磅。所有表格应尽可能采用“无环绕”环绕方式,尽量避免采用“环绕式”。表格应居中。表格的标题置于表格上方,采用宋体(如有英文应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9磅,“Table x”和“表 x”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后间隔0.5行,并使用“Table x”和“表 x”表格标题英文放前面,中文放后面的形式进行编号。的形式进行编号。表格标题的上方和表格的下方各设置1空行,单倍行距;表格注释文字为宋体,7.5磅,单倍行距。
3.3. 公式
对于嵌入在正文段落中的公式,如果因为正文段落固定值16磅行距的设置导致公式不能完整显示,可以将行段落的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公式设定为:标准10磅,符号6磅,下标/上标5磅,次符号14磅,下标/上标7磅,其它行还是保持固定值16磅。对于单独占据一个段落的公式,通常建议采用居中设置,并在段前、段后设置0.3行间隔。但该规则并不是强制性的,对于公式较多的论文,作者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对其方式和段落间距,以求美观。为求美观,应注意公式中的字体大小。字体过大会导致比例失调,字体过小会导致看不清楚。
4.致谢
本章节为作者提供“致谢”的示例。
5.附录
文章中如出现附录(Appendix)或附件等形式的内容,统一放在参考文献之后,它们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转自汉斯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