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中的常见问题
2024/5/31 11:30:02 阅读:61 发布者:
01
搞不清单位或地区评价标准。比如有些地方对期刊有评职方面明确的要求,在发表时不先确认好这些信息,导致发表的刊物不能用,只能哑巴吃黄连。
02
匆匆忙忙找人发表文章。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一点,很多作者在评职称之前的两三个月才着急发表论文,这时候符合要求的刊物已经很少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许多作者因此吃大亏。
03
一味图价格便宜。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除非遇到骗子,否则对于期刊的发表费用来讲,基本上都是越好的刊物越贵。一些作者图便宜,结果上当受骗。这不是不鼓励讲价,而是要自己首先心里有底,怎样的期刊,目前发表的普遍价格是多少,清楚后才可以谈。
04
对刊物信息不加核实。尽管这类作者比较好说话,但是恰恰是由于缺乏对期刊信息的敏感性,导致上当。在听了代理对刊物的描述后,不到相关的网站上去核实信息,出现问题后悔都来不及。目前最基本的网站就是新闻出版署、知网、万方等权威期刊数据库里查询刊物信息。
05
网上盲目搜寻代理信息。有些作者手中已经有几个比较熟悉的编辑了,但是基于资源占有和新鲜的就是最好的等心理,总以为下一个碰到的可能会更好,尤其是进行各种比较,这种做法往往得不偿失,许多很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中断,等到再想找以前的编辑时,待遇自然不同了。
06
审稿通过后不及时支付版面费。很多作者认为审稿通过了,编辑部不会轻易撤稿,这是纯粹主观瞎猜,自从版面费这个事情得到普遍默认后,一切都围绕着费用转,先到先得,一些作者得到通知后四五天后才办理版面费,发现发表刊期延后或者撤稿,已经来不及了。
07
不讲诚信忽悠编辑。作者都对杂志社编辑的诚信度要求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恰恰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所要担负的诚信责任。比如与编辑谈了半天发表的事情,文稿也提交审核了,此时又提出种种理由如时间太晚、价格太贵、需要再考虑一下等,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万无一失,实际上对自己损害很大,因为编辑的心眼永远比作者多。
08
一稿多投。这里所说的是将自己的稿子给很多代理安排,哪里性价比高就在哪里发,这种自认为货比三家的做法往往坑了自己,最容易出现的结果是自己的稿子被代理一怒之下卖给别人提前发表,或者自己被拉进发表的黑名单,要知道,代理之间的信息沟通比与作者的沟通多得多。
09
责任不明。由于存在过度依赖心理,许多作者认为交了钱,自己就完全不负责任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发表论文这件事情,作者的责任远远重于编辑,比如核实期刊的真伪、评职称时期刊是否有效等,许多作者等到出现问题如期刊不被认可时才想起这是自己的事情,已经晚了。因此最后提醒作者,论文编辑在发表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期刊的正规性、发表的时限性,其它问题都需要作者完全考虑清楚,其后果也是需要自己承担的。
转自173期刊论文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