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两大迷思(学术性和创新性不足?)
2024/5/30 11:37:52 阅读:75 发布者:
什么是学术性?什么是创新性?好多小伙伴投稿的时候被拒稿理由大部分都有学术性或创新性不足这一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这两点。
首先,关于什么是学术性、什么是创新性的问题。在概念上学术性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是对知识和学术领域内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它要求研究者具备严谨性和客观性,能够辨别真假、正确与错误,并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学术性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既是学习和研究学术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并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部分。学术性的培养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增强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同时,以学术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对于学术界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创新性是指思维、行动或成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能够突破传统、超越常规,为某一领域或社会带来新的改变和进步。创新性也可以算作学术性的一部分。
事实上,关于这两项为什么能成为论文投稿最大的阻碍,其实就在于作者与编辑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一种逻辑陷阱,因为在作者看来的学术性与创新性与编辑是不太一样的,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文章创新性或者说学术性已经很好了,但可能在编辑看来就平平无奇,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理解以及信息差造成的。所以怎么增强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尽量贴合编辑的理解,让文章发表更顺利一些呢?
1、增强学术性,就要使文章更加严谨、客观,在此基础上具有创新性,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点,作者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新的研究视角或新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学术研究通常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方法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推导以及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学术性要求研究者在这些环节中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学科性,学术研究往往与特定的学科领域相关,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学科内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成果;可验证性,作者需要清晰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重复实验或验证研究结论。同时,学术性也要求作者对研究结论持开放态度,愿意接受其他研究者的质疑和批判;贡献性,也可以说是实践性,作者需要关注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努力为学术界和相关领域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增强创新性,更多的是在思维、技术、管理、文化、价值等等方面,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背景与文献,确定独特的研究问题,设计新颖的研究方法,运用独特的数据来源,提出新的理论或模型,关注实际应用和影响,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反思和修改,注意论文的表述和呈现,关注未来发展趋势等等方面增强论文的创新性。
转自论文发表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