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拒稿到底是哪些原因构成的?
2024/5/29 15:15:08 阅读:68 发布者:
拒稿是学术发表界非常普遍的现象,顶级知名期刊的拒稿率甚至高达 90% 以上,因此就算是大牛一定也曾经被拒稿过。
如果拒稿如此常见,我们是否能从这些拒稿资料中找出所谓的『套路』?学术出版界有许多团队在进行同行评审相关的研究,也对期刊拒稿原因进行调查,本文整理这些研究中所列出的常见拒稿原因。
与论文质量有关的拒稿原因
工作不够原创、创新或重要
这包含:
1.结果无概括性
2.已经有新的技术可以取代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3. 扩展或复制已发表成果的二次分析未补充充实的专业知识
4. 研究只是报告已为人所知的知识,而未将其扩展至新的地理、人群或文化背景而使研究缺乏创新性
5. 非原创性、可预见性或无意义的结果
6. 结果无临床、理论或实际意义
与期刊不对口
这包含:
1. 研究成果针对的是极少数读者或专业读者,与期刊目标读者不符
2. 论文不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或征稿主题范围
3. 研究课题不能引起期刊读者的兴趣
4. 论文不符合期刊接受的类型(例:将个案报告投递给明确说明不发表个案报告的期刊)
写作或组织太差
这包含:
1. 方法说明不充分
2. 讨论章节仅重复研究结果而未进行解释
3. 研究的原理阐述不充分
4. 文献综述不充分
5. 研究数据好像不支持结论
6. 未将研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
7. 前言章节未确立研究问题的背景
投稿准备不确实
这包含:
遵守期刊的投稿规定
论文内容不够言简意赅
论文题目、摘要和投稿信没有说服力
过度使用专业术语或艰涩词汇
大量的粗心错误,例如文法或拼写错误
图表设计不良
与论文质量无关的拒稿原因
论文质量并不是期刊拒稿的唯一原因,还有一些影响期刊决策的要素:
1
空间限制
期刊拒绝高质量论文并非少见,其主要原因是空间不足。期刊都希望发表能代表期刊整个范围的各种主题。纸本期刊只能发表有限数量的文章,因此编辑尤其需要精心选择可发表的论文。
开放获取期刊受这种限制相对较低,因为空间对他们不是什么大问题。
2
审稿人的素质和经验
根据审稿人本身的专业经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等,审稿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3
投稿量
很明显地,投稿量越大的期刊也会有更大的拒稿量。像《自然》这类的杂志每年收到的投稿可能超过一万篇,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高质量的论文也难免会被拒。
4
期刊的决策策略
每家期刊的决策策略各有不同,例如有些期刊会拒绝所有大修的文章,而有些期刊会将无法确定论文质量的文章再送一次外审。
拒稿原因众多,上面列出的原因并不包含违反发表道德规范的拒稿。作者应该特别注意自己可以避免的拒稿原因,如与期刊不匹配,语言或排版问题等。
转自医护之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