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师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做得非常好,业绩突出,但是就是碰到需要写论文、发论文的时候觉得有些无从下手。毕竟做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是一回事,写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是另一回事,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可能由于论文撰写技巧的不足被埋没。所以这期我们特意邀请了期刊审稿编辑从刊物的角度总结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六大要点。
一、选题要点
首先,成功的选题应该能够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即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选题所反映的目标和方向能够衡量研究的价值和是否值得深入研究。因此,通过选题,我们可以判断研究问题的状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如果选题只是陈述一个已知事实而未明确研究目标,那么这个研究就可能不值得进行,或者已经有前人对其进行了详尽研究,在当前情况下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这种选题不应被选择。
其次,成功的选题应该具体而有限,而不是范围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只能涉及表面。另一方面,如果选题过于狭小,研究可能会陷入琐碎的细节中,丧失了研究的价值和深度。特别是一些细节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狭隘视野,他们可能无法从这些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在历史和史料研究中尤为常见。
第三,成功的选题应该具有争议性,即对学术问题提出质疑。学术研究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是不断变化的。很多学术观点在某个时期是正确的,或者是真理,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它们的真理性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选题应该敢于提出质疑,但这种质疑必须有理有据,而不是随意怀疑。只有在有充分理由的基础上提出的质疑,才能被视为有价值的选题。
最后,题目不应过于冗长。过长的题目表明作者缺乏概括和抽象能力。题目应简明扼要,力求精炼,达到准确表达,不多言不少言。核心概念应保持简洁,最多两个,最好一个。太多的核心概念会使论文的研究方向难以把握,全文可能会陷入解释概念的泥淖中,而忽略了实质性内容。表达必须准确无误。如果题目容易引起歧义或模糊不清,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
二、参考文献选用要点
(1)梳理文献
文献梳理帮助你了解研究问题的历史演变,从而能够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文献梳理应该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建立学术传承和伦理。通过梳理文献,你可以发现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切入点。
挑选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和权威作者的论文,避免引入不相关的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梳理文献,不必罗列所有相关文献。查找文献的源头,确保所引用的观点与其真正作者相关。
(2)灵活运用文献
不要在引言中一次性列举所有相关文献,避免引言过于冗长。在正文中灵活运用文献,引用与当前观点相关的文献,有助于保持论文的流畅性。
避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简单地通过罗列大量文献来显示自己的阅读广度,而是要选择与论文观点相关的文献。
第二,确保引用观点的作者与文献的真实来源一致,不要混淆不同作者的观点。
第三,不要过度自引自己的文献,应该引用多个不同作者的研究,以充实论文的内容。
第四,避免只引用网络和报纸文献,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中,应以学术期刊和权威机构的文献为主。
三、论证逻辑
层次感 vs 平面感:好的论证逻辑应该是有层次感的,这意味着作者将观点和证据有序地展开,使读者能够逐步理解。与之相反,平面性的论证逻辑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混乱,因为没有清晰的结构。拨洋葱的比喻确实恰当,逐层深入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
缜密性 vs 一盘散沙:缜密性确保了论文的逻辑一致性和严密性。学术论文应该遵循一种有条不紊的结构,将每个观点和证据相互连接,以构建坚实的论证链条。如果论文是一盘散沙,那么观点可能会零散地呈现,难以形成有力的整体论证。
科学性 vs 宣传性:学术研究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根据可验证的数据和证据得出结论。宣传性的研究往往是为了支持特定观点而选择性地引用材料和数据,而不是从事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科学性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可信度和信任。
学理性vs 口语化:学术论文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和正式语言,以确保准确性和严密性。然而,也需要使文本对非专业读者更加友好,可以通过解释专业术语、提供背景信息和清晰的写作风格来实现。
严谨性 vs 随意性:严谨性是确保学术论文质量的关键,包括对数据和文献的准确引用,以及对统计和实验设计的谨慎处理。随意性可能导致错误和不可靠的结果。
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 vs 学术散文:学术论文应该专注于核心问题,确保每个观点和段落都与核心主题相关。学术散文可能会使读者迷失在不相关的材料和观点中。
四、论文修改要点
对文章总体结构的斟酌:检查文章的结构是确保逻辑清晰和信息传递有条不紊的关键。虎头蛇尾、结构不相称性等问题都可以影响读者的理解。在修改时,确保文章的每个部分都与主题和目标相关,并且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对逻辑的梳理:逻辑一致性对于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确保论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按照合理的顺序呈现,避免逻辑上的断裂或矛盾。逻辑错误可能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从而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
对文句的斟酌:文字的表达质量对于传达观点和信息至关重要。修订时要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等细节,以确保文章的清晰度和流畅度。此外,注意使用专业术语和正式语言,以保持学术风格。
对文献和数据的查证:学术诚信要求对文献和数据的正确引用和核实。确保引用的文献准确、可验证,并检查数据的准确性。错误的引用和不准确的数据可能会对论文的可信度造成严重影响。
对注释的核对:注释是支持论文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注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读者可以追溯到引用的来源。遵循适当的引用规范,以确保引文格式正确。
对待编辑部修改意见时,您提出的建议也非常明智:
编辑部提供修改意见:编辑部的修改意见通常是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和适应出版要求。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帮助作者改进论文,使其更容易被接受发表。
满足编辑部的要求:尽量满足编辑部的修改要求,以确保论文符合出版标准。编辑部通常具有丰富的编辑经验,他们的建议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回应编辑部的建议:如果您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有疑虑或意见不合时,可以回信与编辑部沟通,并解释自己的观点。合理的解释和辩护可能会得到尊重,从而实现更好的合作。
五、结尾写作要点
总结论文主要发现和观点:结尾部分应该突出论文的关键发现和观点。这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您的研究成果,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在最后段落回顾文章要点的机会。
强调贡献和重要性:指出您的研究对于特定领域或问题的贡献和重要性。您可以强调您的研究填补了先前的研究空白,解决了特定的问题,或者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望未来研究:论文结尾是讨论未来研究方向的好地方。您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或者讨论可能的研究方向。这有助于表明您的研究不仅是个别的终点,还可以激发更多的学术兴趣。
回到引言:在结尾,您可以回到引言部分,强调您的研究问题或假设,并指出您的研究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或验证这些假设的。这种联系可以为整篇论文提供一种连贯性。
提高文章的文采:在结尾部分,可以采用更有文采的语言,展示您的文笔,但要确保语言风格与论文整体风格一致。结尾应该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强调实际应用:如果您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性,可以在结尾部分强调这一点。说明您的研究如何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改善特定领域的做法。
概括论文旅程:您可以在结尾中简要概括整个论文的研究过程,以提供读者对研究的整体视图。
保持简洁:尽管结尾部分应该有气势,但也要保持简洁。避免过于冗长或重复的句子。
六、遵守学术规范
遵守学术规范,才能赢得尊重和支持,切忌学术造假。
比如,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文字时,务必清楚标明出处,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这有助于避免抄袭和侵犯版权。
诚实报告数据,不恶意抄袭,核对参考文献,确保研究具有独创性,不是简单重复,不要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当引用外文文献时,应正确翻译并注明出处。
转自笃实核心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