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同学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觉得有必要出一篇新手教学贴,一是让已经通关的同学知道自己本可以不用水得那么辛苦,二是让有缘的同学看到,可以少费点事。
首先第一个环节:看文献
第一、切记不要看英文文献
第二、切记不要看硕士论文和部分博士论文
第一步:你先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
第二步:从中文的顶级期刊里把你选好的那两个关键词搜一下
第三步:你要去看这些文章
第二个环节:定题目
1、排列组合法。
2、增加变量法。
3、加个平方项。
4、加个交互项。
第三个环节:开始写作
1、先写前边非计量部分
2、然后就是文献综述
3、再是理论分析
第四个环节:经验分析
1、获取数据:
2、数据用法:
3、跑回归:
第一个环节看文献
01
第一,切记不要看英文文献,其实没有写过论文的同学不知道,英语好和看英文文献是两回事,看英文文献的结果是看了一个月完全浪费时间,千万不要看。
第二,切记不要看硕士论文和部分博士论文,以及烂期刊的文献,很简单,烂文章自己都一团烂,你想要抄都费劲,费了半天劲还是一堆垃圾。那看什么?中国的顶级期刊。
第一步:你先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这个大致的方向一般要有至少两个关键词,不能说是“收入分配”,或者“经济增长”,至少要是“金融结构+收入分配”或者“技术扩散+经济增长”。为什么?以后你会知道,大多数经验分析的经济学论文就是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你把20个经济变量放在一起,随便排列组合一下,网上一搜,你发现人家也都是变着花样排列,都得给研究一遍。
第二步:你就要从中文的顶级期刊里把你选好的那两个关键词搜一下,把文章都看一下,这些期刊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实际上如果你的关键词足够细,你会发现也没几篇,搜这几个期刊就足够了,剩下那些大多也是从这几篇里变着花样抄过来的,如果你不放心想多搜几篇,注意,cnki的检索功能有只看核心期刊。
第三步:你要去看这些文章。这里切记两点。
1、千万不要去追溯文章文献综述里的英文文献,因为这些文章也是大量借鉴英文文献的内容,人家给你翻译好了,又发展完善了,你还去脱裤子放屁吗?
2、千万不要看你看不懂的东西,公式千万不要自己推导,只看字,别看公式,只看你能看懂的,好了,现在你大概知道这些人想搞什么的,因为任何一个模型都能翻译成大家能懂的故事,而且顶级的经济学家大都追求这个故事是符合直觉的,他们之所以建模是为了装逼。
好这一环节做完了,你看,多轻松,是不是?
第二个环节定题目
02
有了这些储备,你需要找到一个自己的题目。这个题目要有创新性。这个貌似是最难的,有了题目一切都好写。这里注意,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与其苦想一个自以为创新的东西,不如把这些经历用在多看两篇文章,因为你想的创新性,其实要么是没意义的,要么根本是别人做烂了的。请注意,硕士毕业论文,只看你有没有剽窃语言,不看你有没有剽窃思想。所以只要你的题目不是太粗放,例如“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审稿的老师一般会放你一马。
好,那么怎么找自己的题目。很简单,你已经看过不少文章了,那些文章你也知道人家都研究了什么了,现在你只要改一下就行了。请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排列组合法。
2、增加变量法。
3、加个平方项。
4、加个交互项。
请大家注意。这样有什么好处?第一,模型都是人家做好的,你不会出太离谱的错误;第二,对人家的模型稍作改动,不用你自己建模,甚至不用你抓瞎想用什么数据,你可以参考别人用的数据。
当然,想要进阶也可以。记住经济学论文常用的几个思路:1、a对b有影响,但是是通过c和d影响的,我们来看看这个传导机制吧;2、a对b有正的影响,也有负的影响,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效应各是什么吧。
第二个环节开始写作
03
1、先写前边非计量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瞎吹牛,不用我教,请注意,我建议把缺点和不足详详细细写出来,但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无奈(前提是你知道你的无奈是什么),没有合适的数据,是百试不爽的一个借口,一定要写上。为什么要这样?你自己发现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你(客观上)解决不了的,别人也不好意思说你什么,反而反衬出你的专业。
2、然后就是文献综述,哈哈哈哈。再次强调一下,毕业论文查重非常弱智,你可以把自己发表的文章每句话都换个说法,然后查重4%,第一相似的还不是你发表那篇哈哈哈。所以文献综述,千万不要傻到自己看文献,不是让你看了几篇文章了,抄里边的文献综述,几篇综合一下,这个一篇,那个一篇,再用自己的话说,这些弱智的查重系统完全没办法。注意英文文献的别太少,也别太多,这个度自己衡量吧。有的答辩老师懒得看你的文章,就挑错别字,排版,然后逗你玩,还有就是如果你写太多英文,他觉得你很假,就问问你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呀,那。。。。答不上来,没关系,一定会让你毕业的。你听过谁过了查重还毕不了业的硕士?
3、再是理论分析。这里可以做数理模型也可以不做。做个简单没啥问题。反正也不要求你做dsge再校准不是吗?你的建模就是装逼用的,模型都是你自己设计的,能推导不出你想要的结果吗?辩论的时候这叫循环论证,不管,反正数学模型是为了讲故事用的。不做这个也没关系,那就自己说呗,我是怕你查重过不了所以建议你弄个小模型,中级微观的知识够了,不过你说我数学确实啥都忘了,那就自己写吧,这里千万注意查重呦!
另外注意,这里最好提出明确的,可证伪的理论假说,也就是下边你要通过经验分析证明的。用黑体字,提好几个,先论述几大段,然后黑体字“假说1:xxxx”。再论述一大段,然后黑体字“假说2:xxxx”,牛逼!
第四个环节经验分析
04
1、获取数据:
这里强烈推荐,用省级面板数据。第一是因为指标很多,能做的也多;第二是因为可获得性,费不了多少力气就能下到。
2、数据用法:
一种是描述性分析,画点图表啥的;
一种是计量模型。
个人感觉第一种可有可没有,但是只有描述性分析的话,就觉得很low,word做的把?stata都没打开过?
3、跑回归:
千万不要用ols!审稿人审了无数个b了,只要你用ols,只能把c给你了。因为据我了解,硕士毕业论文。基本上只要不只用ols,就能通过。
如果你听我的找了面板数据,果断固定效应模型,如果你懒得找,只有时间序列数据,请var脉冲响应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觉得这样炮制论文很水,按照我的建议做,绝对好于现在大多数硕士论文。因为硕士毕业论文,实在是太好写了。
转自论点通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