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毕业答辩高频问题,提前背好模版!

2024/5/14 9:00:16  阅读:98 发布者:

Q1

选择课题的原因

在选定课题前,我与导师进行了多次商议,在他的帮助下确定了我的研究方向。经过这4年在本专业的学习,我个人掌握了不少 xxx相关的知识,也有过在xxx实习的经历,对这个课题平常就有在关注,比较感兴趣,觉得这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结论能够丰富相关理论,也能对xxx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综合以上原因,我最终选定了这个课题。

Q2

如何安排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是我自己先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再与导师多次沟通才形成的。

全文的基本框架主要分为背景、现状和研究成果三大块搭建框架的思路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各部分相互间有逻辑联系,从xxx这一背景出发,结合当今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可加以创新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一些研究结论。

Q3

全文的逻辑关系?

先交代 xxx 这一大背景--然后论述 xxx现状--再运用 xxx方法,深入分析 xxx --接着挖掘 xxx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Q4

研究创新点

一是理论创新,综合近十年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学、业界关于 xxx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本文在理论上的提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二是视角创新,较于以往对xxx的研究,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做出了创新。

三是框架创新,以往对xxx的研究框架主要是从xxx等因素进行讨论,而在本文的研究中引入了xxx因素,有利于进一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Q5

论文的内容/结论/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论文的内容/结论/建议是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本文研究 xxx,对其在 xxx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 xxx。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结论/建议可运用于实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Q6

数据来源

本文的全部数据:

一是来自国内外数据库、权威官网上的文献资料,通过参考相关书籍、论文、报刊中的部分数据,为我的论文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来自导师分享的案例资料和数据情况;

三是来自我在实习工作中从行业内部人员手里获取的信息资源,通过筛选和对比来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度,实际上可能存有一些误差,但并不影响整体数据变化得出的结论。

Q7

理论基础/理论依据

本文基于 xxx 理论,对 xxx 进行深入分析,xxx 理论是xxx方面的经典理论。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该理论,可以加入自己的见解。

Q8

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依据

基本观点:xxx立论依据:一方面,通过在国内外数据库与权威官网上查阅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xxx,在此基础上建立本文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有关xxx的案例资料与数据信息,运用本专业所学的xxx原理及分析手段,对 xxx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证依据。

Q9

xxx 理论/xxx 专业名词的理解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准备,不要照着专业解释读,最好是有自己的理解!

Q10

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外学者对 xxx有不同的见解。在国外,xxx,在国内,xxx,经过我的比较发现,他们大多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来阐述的因此 xxx 的定义和内涵才会如此丰富。

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和看法大多值得被认可和采纳,所以我在本次论文写作中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结合目前的 xxx 背景来分析 xxx,让我对该理论有了全新的理解。

Q11

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在搜集xxx案例资料方面遇到了困难,由于受疫情影响,关于xxx无法开展实地调查与考量,我采集不到足够的图片与数据信息,导致论文通篇文字非常单调,且论证观点不够具有说服性。好在我与导师及时沟通,在他的帮助下,查阅了他推荐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获取了行业内部的案例资料和数据信息,解决了这一问题。

Q12

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本次论文的写作及修改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匮乏的过程。通过查阅、收集与分析文献资料,我了解到很多教科书外的专业知识,接触到很多学者的前沿观点及创新型理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组织语言修饰措辞的能力,也对我本科四年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巩固和运用。完成这篇论文之后,我感觉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进步了很多。

Q13

被老师批评&回答不上怎么办

当老师批评时:

嗯嗯,老师您说的有道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确实没考虑全面,思路比较混沌,您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论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谢谢老师!

当老师提问,不会时:

老师,您说的这个问题我在写论文时也有想到,只是我搜集了许多文献资料也没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目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确实不够全面,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您提出了新的思路,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答辩结束后我定好好完善论文,谢谢老师的宝贵提问!

转自学研社MBA论文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