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们以为写完论文就万事大吉了,谁曾想,这才是万里征途的第一步,在后面的投稿环节中更是接连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在开始投稿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写作前态度端正
语句通顺是文章发表的前提。作者在投稿之前需要对自身文章进行仔细阅读,以防文章出现大量的错字和病句。
在专家眼中,一篇有着大量语法错误的论文意味着作者并没有认真地对待这篇稿件。
论文格式检查
虽然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格式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大的框架是相似的,在投稿阶段,作者就要提前对照期刊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论文格式。
一般在校稿阶段,编辑也会对作者的格式问题进行标注,同时以邮件的形式进行告知。
不过作者最好在投稿前进行论文格式的自查,一篇符合投稿期刊要求的论文也会帮助作者提高过稿率。
投稿前查重
首先,让我们先谈谈主流学术期刊。目前,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主要包括《知网》、《维普》等。如果国内学者的期刊和杂志在《知网》上发表,国内一般期刊的重复率标准不得超过30%,则可视为基本通行证。
国际知名期刊网站,主要包括nature、SCI等。当我们检查期刊论文的重复率时,如果相似率低于10%,这类相似性文章的成功提交就不会有问题。
此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因此很有可能被拒绝,在这里,我们应该了解期刊提交的重复率。
不同期刊对论文重复率的容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不超过30%,有的要求不超过15%,只要文献符合规定。此外,在论文查重时,必须选择与杂志相同的查重软件,以确保复检结果一致。
大多数期刊在收到论文后会对文献进行重复率的检索,若是重复率较高便可能被拒稿。
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进行投稿前,提前对文章进行查重、降重处理,以免给投稿过程加时。
挑选合适的期刊
期刊的挑选考虑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期刊本身隶属的领域范畴,针对的方向、期刊的影响因子(IF)高低以及其他相关事项(诸如审稿时间、版面费用)。
所以,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论著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确定自己对应的期刊范围,找好合适的大类。
无从下手的话,可以用拟投稿论文的选题关键词进行检索,了解一下近三年间发表的和自己选题相近的论文,看看这些论文都发表在了哪些期刊——这些期刊就是我们投稿的目标期刊。
不同期刊的栏目设置、发文偏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期刊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发表过某一选题的论文,那么至少证明这类选题是可以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
如果这个选题的论文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数量还很多,那就更加验证了这一点,我们也把这个选题的论文投稿过去。这样论文被录用的概率肯定会比从来没发表过这个选题论文的期刊高。
了解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
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不难找到,去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文献数据库进行期刊往期发文检索就可以了。
找到之后,认真了解一下这个《投稿须知》的内容,然后按照它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论文形式,这个过程相当于给自己的论文做了一个整形手术,让它拥有可以迷倒目标期刊编辑的“高颜值”。
一旦完成这些投稿前准备工作,就可以去投稿了。在投稿后,耐心等待论文的审稿结果,并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和修订。
转自新芝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