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定义
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都是不同的收录系统。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EI更偏工程应用。
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SCI期刊的认可度最高,而在工程技术领域,EI认可度相对较高。
相对核心期刊看,SCI、EI的国际认可度更高一些。不过,核心期刊在中文学术界所受到的认可度依然非常高。
SSCI的定义
SCI:科学引文索引
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设立并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它对大量的引文进行统计,根据其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其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
SCI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这样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在最著名的几大检索系统中,SCI的收录标准最为严格,也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其收录的科技期刊非常全面,可以说集中了各个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的精粹,历来都是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研究者发表的SCI论文总量及被引用次数,足以反映其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力。因此,SCI不仅是一部权威的文献检索工具,也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依据。
EI期刊是什么
EI期刊:工程索引
全称:EngineeringIndex
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
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数据库每年新增50w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此外,EI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
期刊发表的价值
SCI/SSCI/EI 选题、撰写、发布 周期2-6个月
一手资源 私聊详询
VX:topxueli17
升学要发,毕业要发,申请要发,求职要发,发表经历和科研背景真的如此重要?
国内研究生毕业要求
211、985工程大学,对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报标准一般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如果想参与各类研究生评优,奖学金申请及各级优秀论文的评审,一般需要有SCI,EI论文作为支撑,级别越高,要求的水准越高。
博士生的毕业标准来看,很多学校需要发表一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SCI论文,或者两篇SCI收录的论文(因专业而异),才能有申请毕业的资格。
期刊等级评价标准
搞清楚了各种期刊的完整定义,又弄明白了发表经历对于各阶段同学的具体价值,你还要知道的是,同样是发表,许多学术期刊还有一些等级评价标准。
SCI 等级评价标准
▌期刊引用报告(JCR)
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对世界权威期刊进行系统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
它通过对来源于SCI和SSCI的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
▌影响因子(IF)
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并非评价期刊影响力最客观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之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SCI分区
国内所说的SCI分区一般是「中科院分区」,其采用的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优点是减少了有些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波动较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中科院分区根据13个大类学科,分别将各大类的SCI期刊由三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为1区、2区、3区、4区四个等级。
SSCI 等级评价标准
SSCI可以按影响因子分成4区,每25%分为Q1、Q2、Q3、Q4,可以在JCR里面的ranking部分查到。
此外,有的学校/学术评级机构也会对SSCI进行分类,但是这些分类带有主观性,只能小范围适用。
转自尚辑Sagesci论文编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