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标题就能增加论文被引次数吗?
2024/4/26 11:38:07 阅读:69 发布者:
对于小伙伴们来说,文章引用次数仍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尽管这个指标充满着争议性,但是无论你问谁,都希望被引次数越多越好。
但是,当前已经出现了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反对使用引文作为衡量研究人员影响力、专业知识或价值,因为其中充斥着很大的局限性。众所周知,引文实践是不完美的。它们的缺陷也影响了期刊影响因子(JIF)的可靠性,JIF是一个广泛用于研究人员专业水准评估的指标,而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研究人员的科研诚信行为。
而已有的研究标明,数据如何在你的文章进行展示非常重要,这将会影响特定论文的被引用频率。
01
注意标题长度和标点符号
一项发表在《Scientometrics》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研究论文的影响和影响力可能会受到长标题、过多作者和标点符号的不利影响。
巴斯大学的John Hudson教授对超过150000篇论文进行统计发现标题更简洁的文章被引用次数更高,作者较少的文章也是如此。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标题中使用冒号,引用次数也会相应增加,但随着问号的使用,引用次数却开始减少。
02
利用预印本服务器并尽早发布结果
当前有一些研究人员担心在发表之前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放在社交媒体上,会导致他们未完成的工作受到批评,甚至可能让他们的想法被盗。
但是,事实上,作文论文的参与者,没有人能比你对自己的研究更为清晰,来自德国莱布尼茨经济信息中心的Nicholas Fraser教授也发现,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之前,已经提交给生物学预印本存储库bioRxiv的论文平均比没有预印本的论文获得了更多的引用,而且这种促进引文的效果在期刊发表后至少会持续三年。
03
避免在标题、摘要或关键词中提及国家
与同一领域中没有国名的论文相比,在标题、摘要或关键词中带有国名的论文系统性地获得较少的引用,并且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
这一结论是对456,710份出版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关于同一主题的更广泛研究相比,国家层面的研究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可能较小。
04
将论文链接到可自由访问的存储库中
FAIR数据的概念——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科学机构的认可,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欧盟委员会。
Springer Nature前数据出版主管、现任PLOS出版商 Iain Hrynaszkiewicz对超过五十万篇论文的数据可用性声明进行了分类,发现将论文与存储库中的支持数据相关联,引用次数平均增加 25%。
这也表明了数据可用性对于增加一篇文章的引用次数来说有多重要。
05
剪掉连字符
论文标题中的连字符能否单独影响其在Scopus和Web of Science中的引用次数?
由香港大学软件工程师谢曾熙(T.H. Tse)和卧龙岗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周志权(Zhi Quan Zhou)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引用作者忘记在他们引用的论文标题中包含连字符时,这会对他们的引用次数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我们处在影响因子论英雄的年代,那么,除了少数能力超群可以超脱于规则之外的小伙伴来说,对于大部分普通小伙伴来说,我们就得去尽量的遵守这个规则,以上这几点,也是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得出,小伙伴们在撰写论文时,不妨记在心间,或许在论文发表后,会有意外收获。
转自Paper 助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