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开题报告可以作为最终学位论文的一个早期版本。
因此,开题报告一定要按标准的学位论文规定范文写,包括写作逻辑、学术规范和排版质量等。
开题报告既是一份“承诺书”又是一张“计划表”:一份思路清晰、格式规范的开题报告,有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管你是否即将开题,快收下这份干货满满的开题报告撰写指南吧。
选题方法
选题是硕士毕业生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所谓选题,其实就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是理论问题,也可以是实践问题,我们写硕士论文的目的其实就是研究一个学术问题。
一个好的选题,不仅直接体现硕士论文的价值,也关系着论文写作之路是否顺利。
可以说,如果选得题好,写硕士论文这件事就完成了一半。
不过在实际选题中,由于同学们关注重点不同,知识领域不同,适合的选题自然也不同。
下面小编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告诉大家如何选题。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和属性
研究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实践的感悟,一个是对理论的发展。
这两类问题的区别是:一个是理论上的问题,一个是实践中的问题。理论上的问题,需要回答,但不需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回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解决。
在写论文和做选题时,我们要谨慎对待实践来源的这一类选题,因为我们写的论文归根结底是一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要讲究学术性和理论性,如果大家上来就写一个实践问题,那这篇论文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这篇论文成为一篇好论文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并且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分析一个问题,解决问题还是很困难的,这无疑增加了写论文的难度。
二、研究问题的5条验证标准
(一)问题是否存在;
(二)问题是否有用或有趣;
(三)答案是否已知:答案已知的选题是不可以的;
(四)可感知的具体、明确:比如“购车限牌真的能够治堵吗?”;
(五)可行性。
我们用这5条标准来验证一个选题是否可行,这个标准是偏高的,但你的论文至少能达到其中三条标准,才有可能成为一篇好的论文,或者说才有可能投中一本核心期刊。
三、选题的三要素公式
选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专业性
这里的专业性一般是指专业的理论基础或专业的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就是论文中要写的东西,可以用两三个关键词(三个关键词是最好的)构成一句话,把它表述清楚。研究问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大部分论文想提出一个研究问题是挺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论文发表难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可感觉的研究问题。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选题环节还应包括论文的研究框架,伴随着研究框架,还有论文的研究假设(有的论文里是没有研究假设的,但是有研究框架),也就是说,当你的选题做完以后,论文的整个内容基本上就出来了,只有论文研究的问题的答案还没有出来。
四、选题的四种方法
(一)密码法:明码和暗码
明码是指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也不管你做一个什么样的选题,最好都具备“公共”、“趣味”、“专业”这三个要素,起码具备一个也可以,不要一个要素也没有,这是会给自己的论文减分的。
(二)两阶段法
第一个过程,研究对象的缩小。这小是为了逼出研究问题,同时,研究对象的缩小,伴随的是文献综述。
第二个过程,研究问题的放大。这是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研究价值或者说研究意义。当然,研究对象也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它也是有好几个步骤的:
首先,从专业方向出发;
第二,在你的这个专业学科里面,你想写什么?要定一个选题意向,再慢慢的从选题意向出发,进一步的把选题明确化,慢慢的确定成一个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之后,再把选题一步一步的进行缩小。
不同的选题,可能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选题可能两步就能确定出来了,但是,有的选题可能要经过七八步才能确定出来。
(三)发散问题法:10个方法
1、感兴趣的是什么?对其哪个方面感兴趣?
2、研究背景,处于什么背景下?与同类主题比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是很重要的?
3、跟其他的同类主题做比较,比较一下你能做到一个什么程度,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4、肯定判断变否定和疑问:是吗?为什么?哪些?怎样?
5、推测性问题:会不会?
6、假设性问题:如果……会怎样?是否已有相关讨论?
7、质疑:……是吗?同意:然后呢?
8、对别人的研究进行类推。
9、别人提出但未回答的问题。
10、针对主题的已有问题列表。
(四)传统感悟法
传统的感悟法是一种内向,向内的,自我醒悟式的,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去悟的方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我不推崇大家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牵扯到了中西方在做学问时,思维方式的差距问题。并且,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随意性太大,没有程序可以遵循,所以用这种的方法做出好论文的概率、做出好选题的概率很小。
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包括5个部分: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研究生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所选课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论文工作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
再谈下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至迟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凡未按时开题着,可酌情在论文成绩中减1至5分。
2、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初步的试验研究,然后写出5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开题报告必须在学院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
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科学论证。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取消研究生学籍,终止培养。
4、开题通过后,应将开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院长签字后交校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导师、学院各存一份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的复印件,以便定期检查论文工作。
5、开题通过后,一般不得改变研究课题。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课题者,由导师写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经教研室主任、学院院长、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批准后,方可另做开题报告,改换研究课题更改研究课题后仍不能进行下去的,则对研究生取消学籍,并取消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的资格。
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
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
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着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
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转自中大保研ZDBY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