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论文写作方法
2024/4/8 13:33:39 阅读:60 发布者:
相对于理科、工科需要实验数据来写论文的不同,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则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专著,联系现实生活,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如何去寻找专业领域合适的研究方向,如何才能发现问题就成为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最头疼的问题。下面将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
如何看一本书?
看书不是看一本书的重点章节,而是要领会书的思路和核心观点。这本书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又是怎样解决的?
问题二
如何做读书笔记?
1.对书里比较重要的论证、结论或者是一些大的见解方面进行特别标注。
2.对同类书的相关内容要进行参照、比较。
3.对同类书的相似材料进行积累和合并,读书笔记不仅要摘录文章内容,更要记录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及心得体会。
问题三
如何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
1.要多读相关书籍,打下坚实的知识储备。书中自有黄金屋,空想家是写不出来学术论文的,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必须要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如此才能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
2.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所学的知识只是碎片,慢慢地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体系,这个时候思考问题的程度就会加深。
3.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对信息的目的、前提、逻辑、来源和结论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习惯。
4.敢于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否定性意见,更敢于否定自己,通过对想法和决策进行反复地锤炼,提升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
问题四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1.首先要有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论文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分析。
2.带着问题去读书,提高阅读效率。读文献材料前,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读完后要明确作者的核心观点、论据、待解决的问题或者疑惑点。
3.阅读过程中或者结束后,可以及时做笔记。可以在笔记中记录阅读的日期,作者,书名,以及原文摘抄和对这段原文的评论,想法等。总之,读完一本书之后,通过笔记,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书中主要内容,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问题五
如何在论文比较中写出新意?
1.运用新角度、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写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但我们不能为了新而哗众取宠,标新立异。
2.对两个具有可比性的研究对象作比较,需注意一个研究对象对另一个研究对象要有影响或者有承继关系,不要为了比较而比较。
3.前人已有比较研究但不够深入,可以往下深入研究。对比研究一定要进行对比分析,万不可各自陈述然后草草总结。
问题六
如何提高自己的论文表达能力?
1.模仿优秀论文的起承转合、章节的划分、章节的过渡、语言分析等。可以在网上查看核心期刊的论文表述格式并进行模仿和学习,在阅读和模仿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2.写完论文后要认真检查论文句子成分有没有错漏或者乱序之处,每次修改后,都需要通读检查。
问题七
写一篇论文前,要明确哪些点?
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2.这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
3.对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解决得可靠不可靠?
4.写这篇论文的意义在哪里?
总之,在写论文之前,需要把相关文献深入看完,看完之后会有些许感性认识。我们需要把这些感性认识和文献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初次的论文创作,然后再去提炼和调整观点。论文一次性写好是不太可能的,我们会在写的过程当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所以我们就要对论文进行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完成。
转自河南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