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关键要素之:《研究指向》
2024/4/1 15:30:24 阅读:60 发布者:
选题阶段不追求选题的精确度,而是要把握论文结构要素的合理性。选题不等于标题。标题是选题的最精确表达,一般是在论文整体完成之后,最后拟定标题。
研究指向位于研究方向和研究选题之间,如下图所示。这里是一个模糊地带,开始千万不要试图划分清晰的界限,而是通过资料梳理,不断逼近选题,最后通过论文写作再进一步逼近标题。
研究指向的位置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范围内,形成具体研究选题之前。研究指向有多种选择。对研究者而言,选择研究指后就像探险家进入一个“隐秘地带”,看似绚烂美丽,实则危险丛生我们需要通过文献阅读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判断,包括研究兴趣、研究便利以及创新的可能性等多个指标,最终挑选出最适合我们的-个研究指向作为研究选题。从研究方向到研究指向再到研究选题是一个从宽泛到具体的过程,我们尝试将这个流程总结为:个人头脑风暴 > 文献定位 >类比完善>验证。
第一阶段是个人头脑风暴。通过文献阅读、生活情境观察或者材料研究,遵循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以事后评价、联想发散的方式去构思和发现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这是一个求“多”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献定位。第一阶段的很多选题构思是基于直觉提出的。研究者在第二阶段要借助逻辑推论和文献验证等方式进行筛选,去粗取精,最终留下一到两个比较感兴趣、又认为有价值的枚思,然后围绕着这一两个构思进行系统的文献阅读,了解这些构思的学术脉络以及适配资源,对这些构思的价值性、创新性等进行更深入的判断。
第三阶段是类比完善。通过文献定位的话题要想成为最终的选题,还要考虑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论证结构,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观点等。可以尝试类比完善的方法选择适用的要素。所谓类比完善,就是去研究一个和目前选题同类,但是非常成熟的研究选题,深度解剖这个选题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适配要素,启发研究者研究思维。
第四阶段就是验证。好的选题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选题。这一阶段要通过拓展文献查验、动机查验、技术路径查验以及实施保障查验等多种方式来判断选题执行的可行性。
经过以上四步,我们就完成了“从一个构思到研究指向再到研究选题”的过程了。
转自小班论文助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