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目标期刊关键在这两个指标——h指数 vs. 影响因子
2024/3/25 15:47:18 阅读:115 发布者:
期刊质量指标是用来量化期刊影响力的工具。每个指标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两个最常用的期刊质量指标是影响因子和h指数(h-index)。那么,在选择期刊时应该依据哪一项指标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每一项指标代表什么以及有什么作用。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基于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算出来的结果,通过其他研究者对当中的研究成果的引用来提供一个判断这本期刊质量高低的依据。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根据三年的数据计算出来的,计算方法是计算这本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一整年内的被引次数,然后将这个数字除以前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比如,一本期刊2020年的影响因子就是它在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文章在2020年被引用的次数,然后用这个数字除以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文章总数而得出的。
但是这也有缺点:
如果期刊中有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就可以将期刊的影响因子拉高。所以影响因子无法反映该期刊发表的每篇论文的质量。
并且这个数据还需要至少三年的数据来计算,所以新的期刊需要等待至少三年才能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
h指数(h-index)
目前更简单的代表期刊质量的指标是h指数,它能反映一个期刊上发表的大多数论文而不是潜在的少数高被引论文。h指数值是指在一个期刊上发表的论文(h)至少被引用了h次的数量。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期刊发表了20篇论文,每篇都至少被引用了20次,那么这本期刊的h指数就是20。
h指数 vs. 影响因子
关于评估期刊质量的最佳指标,研究领域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影响因子是一个不完美的期刊质量评分和比较系统,但它也被广泛认可、使用,并被认为至少是一个合理的近似值。
而h指数也越来越多人使用,因为它的计算方式意味着它更能代表在某一特定期刊上发表的平均论文。
英国皇家学会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了研究人员和期刊如何 "博弈 "以提高其影响因子或h-index。文章中提到的策略包括在论文中引用自己的论文或与同事 "交换"引文,这可以增加某篇文章的被引量,但却不能正确反映其实际影响。
而这些策略都可以用来操纵h-index和影响因子;因此,虽然h-index在某些方面可能被认为更可靠或更准确,但它和影响因子一样容易被滥用。
如果在选择期刊时,你不知道是参考影响因子还是h指数,最好的办法是两个都考虑。
影响因子主要用于衡量其他研究人员对该期刊质量的看法,即该期刊在该领域的声誉。
h-index可能会给你一个更现实的视角,让你知道你的论文被引次数大概在什么范围。
转自学术助航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