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3个方法,教你巧妙避免论文抄袭?

2024/3/21 10:11:52  阅读:94 发布者:

论文剽窃是学术界最不道德的行为之一。以 SCI 论文为例,仅 2018—2020 这三年,中国共有 1,397 SCI 撤稿论文,其中因剽窃所致的达 547 篇,甚至还出现过大学教授剽窃国外本科生论文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

实际上,抄袭一旦被发现,作者不仅面临着拒稿、撤稿,还会留下学术不端的烙印,甚至造成丢掉科研项目、职称职位等严重后果,对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对于所有科研人,尤其是刚刚踏入科研圈的新人和一些比较年轻的研究者,准确认识论文剽窃并且努力避免就尤为重要。

怎样才算论文剽窃?

简单来说,论文剽窃就是抄袭了他人文章的表述、工作或者想法。从意图上,可以分为故意剽窃和意外剽窃两种。而从形式上,又有自我剽窃和拼贴剽窃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

有些人认为论文剽窃是单纯地把他人的论文差不多地复制一份,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剽窃既有故意剽窃,比如将他人成果、想法或者未发表工作据为己有。也有稍微隐蔽一些的拼贴剽窃,即用大量同义词替换,但仍然保留了句子结构和关键短语。

还有并非科研人员主动而为,只是写作过程不仔细,或者疏忽大意导致使用了某些数据、方法却没有正确的引用出处的意外剽窃。另外,有些科研人员认为引用自己之前的工作不算剽窃,可如果没有正确引用,这样就算自我抄袭

所以,如果不想因为意外剽窃而陷入科研不端的窘境,知道如何避免剽窃对每个研究者就极其重要。

避免科研论文剽窃的方法

1. 良好的论文阅读习惯

大部分的意外剽窃,只需要一个方法即可避免,那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但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往往习惯对要点进行摘抄,等到自己写论文的时候用同义词替换一下就拿了出来。这样自然免不了陷入剽窃的窘境。

其实想要避免这种意外剽窃很简单,你只需要在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花一点时间用自己的理解把核心思想总结归纳出来,然后再进行记录。另外,如果你逐字逐句地引用了其他文章,那么一定要放在引号之内。

2. 做好文章规划和参考文献整理

在书写你的论文之前,你应该对文章进行系统地规划。重点在于区分哪些是你的原创思想,哪些是其他论文中提取的信息和观点,以及这些信息和观点来自哪篇参考文献。

这就考研你对参考文献的归类能力。如果你对参考文献记录得并不十分清晰详细,很可能会造成不恰当引用或者误引。所以需要结合刚刚文献阅读,对读过的参考文献做更详细的记录。

3.求助专业的论文服务公司

专业的论文服务公司通常有专家对你的文章和参考文献进行内容重复性检查,他们的检查往往更加全面并且有效。比如意得辑的科学深度编辑服务就可以助你免去抄袭烦恼,他们除了常规的文章润色,还提供深度编辑服务,其中包括免费的论文查重,一路为你的论文护航至发表,避免因非故意剽窃而导致的拒稿问题。

案例说明

一位作者的论文被知名工程期刊接受了,不过作者没开心多久,他与我们联系,告知一项重要的信息,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已经用不同语言在地方期刊上发表过了。

作者表示他做了标准实验然后在地方期刊发表了初步发现,他没注意到该标注已发表论文的信息,所以没有在现在的论文里标注引用。有一次他在跟同事讨论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向我们寻求协助。

处理方式

意得辑发表专家向作者说明这属于自我剽窃,问题源自于版权,而这有可能影响到现在正要发表的论文。

为了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专家建议作者将已发表的数据从论文中删除,然后在该加上引用先前论文的地方都确实加上信息,在论文全面的修改后,我们协助作者撰写邮件给期刊编辑,详细说明在接受后大幅修改的原因,与编辑沟通由于这次的研究是奠基在同一群作者先前做的研究,作者已经删除部分数据并加上必要的引用的信息。

期刊编辑将论文再度送审,大约一周后收到了评审意见,审稿人非常满意作者所做的修改和解释,最后作者终于松了一口气,也谢谢我们的专家的建议并告诉他什么是自我剽窃。

总结

自我剽窃是抄袭的一种,作者在新的著作中重复发表全部或部分先前已发表的内容,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期刊编辑若发现相关情事应考虑撤稿。以本文中提及的情况,作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这类的道德问题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相关影响。意得辑发表专家与作者密切接触后,接手处理这件事,并和作者分享良好的发表实践做法。

转自SCI发表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