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前自检雷区(三)
2024/3/20 15:37:00 阅读:80 发布者:
况且目前多数学报实行的是三审制,一般都会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稿件进行一次审查,所以即使个别抄袭的论文侥幸躲过编辑的审查,最终还是很难逃过专家的“火眼金睛”的。二是骗取审稿意见。有部分高校教师在得到修改意见后,先向编辑承诺多少天后将改好的文章发来,结果却将修改后的文章发给另外一家编辑部,编辑打电话催问,他才回答说已被它刊采用。还有的作者将论文转投他刊而未被采用,然后再转回原来那家编辑部。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况且学报编辑之间是经常联系的,有时两家学报在某些专业上的审稿专家都是相同的,所以部分作者的上述行为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以上的做法一旦被发现就会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投稿埋下隐患,第一种类型的作法更是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违反了著作权法,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05忌投稿不合格式要求
绝大部分的高校学报都要求来稿用word或wps排版,具有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有些还要求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甚至文章排版用单栏还是双栏,每行多少字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我刊时不时会收到一些无法打开的稿件,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用来写文章的办公软件不是word或wps,也有因为作者使用的版本太高造成不兼容而不能打开的。还有些高校教师投来的稿件没有摘要、关键词或参考文献等这些学报编辑部要求的论文必备的要素而失去被采用的机会。因此,高校教师在投稿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目标学报编辑部的征稿简则、投稿须知等,检查一下自己的论文是否已符合要求,各要素是否已齐备,从而提高论文的录用机会。
06忌投“无头稿件”
在审稿过程中,编辑经常会遇上些不够细心的作者,他们在投稿时或是忘记留下联系方式,或是留下一些无效的联系方式。如本刊曾收到一篇从连云港邮寄来的论文,编辑看后觉得文章新颖,准备和作者联系,结果找遍信封的里里外外,文章的前前后后,却只见作者的姓名,只好作罢。还有些高校教师留下了电话号码但编辑打过去发现是空号,留下了E-mail,但是作者一两个月才登陆一次。由于编辑和作者没能及时联系上而使文章发表的时滞延长的事时有发生的,因此作者在投稿时留下便捷有效的联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转自学术职称编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