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版的八股文”,浅谈科研论文的主要结构
2024/3/19 9:02:37 阅读:99 发布者:
01
—
为什么论文的结构很重要?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论文结构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目录。但论文的目录只是一个格式,而不反映论文的写作思路,所以在本文中统称论文的结构。一篇论文的结构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衣服”。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好的结构是一篇优秀论文的基础。
虽然说现在没有公认的论文结构,但一个好的论文结构可以更好地使读者以及审稿人产生配对感的“共鸣”。这个就像儿童玩具中形状配对游戏一样,好的结构能够使读者和审稿人更快地“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从而节省相应的阅读时间,提高科研论文传播的效率。
那么,有人说现代的科技论文就跟过去的“八股文”一样。我其实是不敢苟同的,因为这两个目的不同,八股文不仅对文章的格式有严格要求,而且对内容也有要求。而现在的科技论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为了方便阅读,而其中撰写的内容可以包含各式各样的创新知识与科技。
本文就对科技论文常见的结构进行一些总结。另外有两点前提假设需要说明一下:(1)本文中讨论的科技论文指的是research article,即通常所说的杂志研究论文,其中不包含综述论文和学位论文;(2)本文中所总结的结构以工科论文为例,相关社科类论文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02
—
主要有哪些结构
我们想到科技论文,通常想到的结构为IMRaD,分别指的是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s。下面这个图形象的描述了IMRaD结构的主要特点。这个就相当于一条鱼的躯干。而前面的Title,Abstract和Keywords就相当于鱼头,而Conclusion,Acknowledgement还有后面的References和Supplementary Data则是鱼尾。所以我们非常清楚IMRaD是一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上面所讲的IMRaD是其中的一种通用结构,但论文的结构还有很多种。具体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下表中有底色的为论文中所必须的部分,没有底色的为非必要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对必要部分进行总结的话,可以得到七个必须部分的缩写,即TAIMRCR(非通用格式,只是本文的总结而已)。另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除了七个必须部分以外,其他非必要部分的顺序是可以灵活变动的,比如当我们在有实验数据之后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模型,Theories也可以放到Results之后。
03
—
各个部分的作用
既然,论文的主要结构已经清楚了,我们来讨论一下每个部分的主要作用。当然这个只要是写过论文的作者,相对已经非常清楚各个部分的作用,但在实际写作中我们还是会发现会有很多遗漏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对各个部分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清单总结,以供写作时参考。
04
—
各个部分的建议篇幅
论文中各个部分一般是没有具体要求的,但写作时特别需要避免“头重脚轻”。比如我见过有些论文已经超过一半篇幅了,但还是在Methods部分,这样会给审稿人一种分析重点不当或者深度不够的印象。
下图为Elsevier出版社对论文各个部分篇幅的一个建议,供大家写作时参考。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避免使其来限制你的论文写作,具体的写作篇幅需要在写作时灵活变通。
05
—
写作Checklist
我们在上面主要讨论了一篇典型的科技论文主要有哪些结构,各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建议的篇幅。本文主要讨论的目的是方便学术论文的写作,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但本文的目的不在于使大家陷入到这个格式的“泥潭”,否则就无法自拔了。所以建议在以上的基础上,实际写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变动。
我们来总结一下科研论文结构写作的Checklist:
一般论文的结构需要在论文的构思或者写作前期确定,从而使整体思路更加清晰;
好的科技论文结构使读者和审稿人产生共鸣,所以一般建议所在领域通用模板,从而方便论文的阅读、更快找到相关信息;
论文中各个部分的作用都需要非常明确,需要检查各个部分的问题是否已经回答;
各个部分的强弱需要协调,一定要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
在实际写作中应该避免被格式所困扰,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转自e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