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文献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3/6 14:41:30  阅读:61 发布者:

参考文献不仅能够展现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也能够给研究定位,突显自己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出的贡献。

而且,文献引用不当可能成为拒稿原因之一。接下来小编将列举一些常见文献引用的误区,供大家借鉴学习,并提出相关建议。

01

引用文献数量过少或过多

如果引用的参考文献过少,读者无法理解你的论文与前人文献的契合之处及你的研究基础。此外,如果所有参考资料均来源于单一文献,论文会显得较为肤浅。过少的文献引用也会让你论文的理论基础过于单薄没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如果参考文献过多,作者本人的观点就会被他人观点掩盖,导致论文观点显得较为弱势,读者会认为作者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因此建议论文中引用文献的数量适中,并且充分表达出个人观点。

01

引用文献与论文无关或无足轻重

在筛选引文作者时,需要特别考虑一点:读者会评估作者的引用——你认为哪位作者值得一提,哪位作者的论文可信度高且质量好。如果读者发现你引用的文献与论文内容无关或无足轻重,或更糟糕的是,引用的文献存在争议,他们会质疑你在论文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对你的学术研究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要对参考文献进行严格筛选。

小编还记得自己当时写论文的时候,导师读完初稿,给我甩过来几篇研究领域大佬最近的文献,非常直接的说:你需要把这几篇加进去。

可见大佬的观点在你写论文的时候是必须要重视的,能多用大佬的文献就多用大佬的文献。

02

未引用高影响力文献

有必要了解所在研究领域中重要观点的来源,即对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要优先考虑,但是有些具有开创性的文献可能历史久远,所以,写论文时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引用近期发表的文献,让读者知道你也阅读了最新文献。并且你的观点是参考最近的研究,而不是过时的观点。

03

引文过多

原封不动地引用原文,可以起到很好的例证作用,增强论据的权威性。然而,引文过多会使论文显得苍白无力,缺少作者本人的观点。对大部分论文来说,概括或转述的方式效果更好,但是基于访谈的论文会大量使用引文。

而且原封不动的引用很容造成查重率居高不下,因此当我们在引用时,尽量做到归纳总结概括原文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04

未能恰当地组织文献

有些时候,有些同学写出来的文献综述可能仅仅是一份清单,按照枯燥无味的时间顺序罗列文献作者的姓名。尽管这是组织综述的一种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能够从文献中提取相关作者的论点并对其分组表明你具有组织文献的意识,与仅仅通过描述对文献进行组织的方式相比,高下立见。此外,通过阐释不同主题组别之间的联系,你可以比较及评价相关组别在你的论文主题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然,引用还是要尊重原创作者,以事实为主体,可以有深入发展,也可以弥补原作者的不足和缺陷,但是不能扭曲事实,学术是一直在突破发展,但是不要曲解作者的意思。参考文献自己要熟读,也要能体会一二,要把能用到的文献和自己的上下文联系起来,真实为自己所用,才是引用的目的。

05

描述性内容过多

有些早期职业研究人员一般不会直接批评他人文献。他们倾向于仅汇报他人取得的成果,而不作任何评论,导致综述部分描述性内容过多。

另一方面,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视评论性意见,而动词的选择往往反映了作者的立场。

Show”或“demonstrate”用于表示同意。

Fail”或“neglect to consider”用于指出问题。

Try”或“attempt”用于表示失败。

……

大家自己在写论文时也可以注意多用一些相关词汇。

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引用

一次文献是指的原创性文本,二次文献是非原创性文本。需要注意的是,文献学中的二手文献也指目录、索引、检索期刊、摘要数据库等文献类型。这类二手文献是将大量零散、杂乱的原始文献进行组织整理,形成易于检索和使用的文献,通过这些文献可以方便地找到原始文献。著名的二级文献数据库包括SCOPUS、工程索引(EI)等。

转自沃恩智慧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