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配图是医学研究 SCI 的一个重要板块,这也是文章接收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说,SCI论文中的插图占据着论文的“半壁江山”。
不少科研者因不懂如何规范制图,多次被退稿修改甚至直接拒稿,降低论文等级等问题普遍存在。期刊编辑对文章配图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精美又炫酷的配图已经成为论文的标配。高分的文章,图表往往能抓住审稿人的眼球。
图表是核心结果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
⏩ 图表是审稿人最先关注的部分之一,如果审稿人对稿件的标题和摘要的内容感兴趣,通常接下来阅读的部分就是图表;
⏩ 用图表展示的结果胜于大段文字,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研究的亮点和核心结果;
⏩ 大多期刊的图表和摘要一样,可以被方便、免费地阅览到,设计精美的图表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影响力和论文的被引率。
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出满意的、符合要求且吸引人的图片?跟着小编一起学起来吧
图表要求
不同学术期刊对于所提交的图片均有所要求,具体要阅读投稿期刊的Information/Instructon for Authors(作者投稿须知,稿约)一类的文件或者网页。虽然不同学术期刊对图片的要求略有差异,但是一些核心的要求是相同的。
1.格式和质量要求:
➢ 文件格式(tiff)、色彩模式(RGB、CMYK、Gray)
➢ 图片分辨率和图片尺寸:对于照片或插图,要求300-600dpi,数据图要求600-1200dpi;
➢ 单栏:7-9cm宽,24cm高;
➢ 双栏:16-19cm宽,24cm高;
2.内容要求:
➢ 内容完整,标注清楚,具有自明性;
➢ 拼接恰当,编号和图注规范,
3.数量要求:
➢ 一般不超过5-8个
❖需要注意“表格”还有一些其他要求:①使用通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的三线表;②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位数的统一;③分组清楚,统计学标注合理,具有自明性;④表头清晰,表达确切。
常见图片类型

图片与表格应用对比
1.图和表需要包含的元素
➢ 表格:表头、三线表、统计标注
➢ 图像:图像、标注、figure legend
➢ 统计图:统计图、差异标注、figure legend
2.应用对比
➢ 表格:优点在于提供信息更精准,缺点是不能一目了然
➢ 图片:优点在于形象生动和直观,缺点是不能提供精准数据
特别提示:对于同一内容,不能重复使用图+表来表达
合并图的处理
1.按描述的结果分类合并:
➢ 同一目的组合;
➢ 同一实验方法组合;
2.合并中常见的问题
➢ 图片的大小不一致:在PS中以最小的一张图片为准,去缩小其他的图片(也可以先在PPT中排好再用PS或AI处理,提高效率)
➢ 分辨率不同: 尽量获取高分辨率的原始图片,尽量避免从低分辨率调高
伦理性规范
是否涉及版权问题:
➢ 授权书(Permission Request Form) ;
是否涉及患者信息:
➢ 病例图中涉及患者,眼部需要进行遮挡 (“马赛克”)
➢ 进行适当地裁剪或编辑,确保图片上不出现医院或患者身份信息;
➢ 个别期刊要求上传病人的知情同意书(Patient consent form)
图表的质量性规范
表格
➢ 表格中的字体要符合期刊要求,并与全文保持统一;
➢ 确认表格在文中已被引用,且是按照升序引用的。
图片
指标 |
| 参数值 |
分辨率/像素 | 线图 | 1200dpi |
| 组合图 | 600dpi |
| 黑白图、扫描图 | 300dpi |
格式 |
| Tif、jpg、Eps等 |
图片大小 | 单栏 | 8cm |
| 双烂 | 17cm |
配色 | RGB 或 CMYK |
|
Figure 数量 | 原则上不超过8个 |
|
图片预处理
➢ 格式:TIFF
➢ 分辨率:≥300dpi
➢ 大小:单栏8cm,双栏17cm
➢ 颜色模式:RGB
➢ 统计图要有横纵坐标(标题、单位)、标识
➢ 图片尽量制成黑白图,避免高额彩图费
➢ 用全英文标签,清晰,大小适中
➢ 字体采用Arial或Times New Roman
➢ 标签:清晰(编号A、B、C等,单独放在左上角)
转自玖科医学选刊指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