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论文的结论,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法,稍加仔细看就明白谁错谁对了
2024/2/23 16:16:11 阅读:64 发布者:
结论可设独立标题写为一段或几段(单写),也可不设标题写在讨论中(混写)。讨论中的开头整体开场和末尾全局总结其实就是结论。结论不管单写还是混写,其内容相同,包括研究背景(通常非必要)、研究成果(成果提出、优势描述)、价值意义、研究局限。
1
写法一
(1)摩擦因数对摩擦噪声的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摩擦因数大于一定值后产生摩擦噪声。
(2)发生摩擦噪声时,摩擦系统有两个自然振动频率重合的特点,即系统发生模态耦合。
(3)摩擦滑动方向对摩擦噪声产生有重要影响,沿摩擦力使振动部件的当量弹簧受压时的方向滑动容易产生噪声。
此例有3段,每段有编号,形式上似结论,但在内容上不是论文的结论。这3段的主题意思分别是:摩擦因数与摩擦噪声的关系;摩擦系统发生摩擦噪声时具有的特点(系统发生模态耦合);摩擦噪声产生与摩擦滑动方向直接相关(沿摩擦力使振动部件的当量弹簧受压时的方向滑动容易产生噪声)。显然,这些内容相当于“结果与讨论”结构中的中间主题讨论部分,属于具体的结果或结论,处于局部层面,放到全局层面的“论文的结论”中不合适。
此例的内容纯属具体的结果或层次不高的结论,不符合论文结论写作要求,完全不合格。
2
写法二
(1)研究出利用NASTRAN软件直接进行摩擦噪声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预测的新方法。
(2)该方法弥补了现有商业有限元软件不能直接进行摩擦滑动系统噪声预测的缺陷,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摩擦滑动系统发生噪声的频率。
(3)该方法将摩擦噪声预测分析时间降至数天内完成,解决了用传统方法一般需要几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问题。
(4)摩擦噪声对应的振动总是有界的,用摩擦系统的有限元稳定性分析回答不了振动无限增大的限制因素,摩擦噪声的产生机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此例有4段,每段分别编号,不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均符合结论的写作要求。
第1段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提出成果:研究出一种摩擦噪声分析预测新方法。同时还对该方法进行描述限定:“利用NASTRAN软件”指明研究该方法所用的方法,“有限元复特征值”进一步明确该方法的功能对象(测量指标),即对“摩擦噪声”的“有限元复特征值”进行“分析预测”。
第2段为两个分句的复句,总结成果优势:①功能优势—能准确预测摩擦滑动系统的噪声及噪声发生的频率;②商业优势—能弥补现有商业有限元软件不能直接预测的缺陷。
第3段也为两个分句的复句,通过对比“预测分析时间”这一指标来总结成果的价值意义即创新点—本文方法为数天内,而传统方法为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第4段指出本文方法的局限(回答不了振动无限增大的限制因素)及下一步工作(摩擦噪声的产生机理)。
转自“梁博士讲堂”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