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鸡汤】Vol.17 如何在IEEE Transactions 发表高水平论文

2024/2/22 11:39:13  阅读:134 发布者:

作者简介:马溪原,20091+4硕博连读生,导师为孙元章教授。2012-2013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发表SCI源刊论文4篇,EI源刊4篇,多次获得武汉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1

重视英文文献的阅读。

可以说,电工学科领域世界最顶级的期刊均来自于IEEE Transactions,在此上面发表的论文往往具有全球的学术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IEEE Transactions论文的高度可重现性为它赢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我觉得要想在IEEE Transactions发表论文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它上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一方面可以熟悉英文论文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能够紧追学术前沿。值得注意的有四点:

1.对于初学者,这里的“阅读”应该是“精读”,即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而不是只读摘要和结论。

2.从我身边的师弟师妹反馈并结合我自身的感觉来看,起初阅读英文论文确实是十分吃力和缓慢的。可是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读的难和慢,就质疑自己的能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3.同时,也不要因为自己英语能力不过关就放弃,因为学术论文的专业英语范围其实很小,词汇量和常用句型也较少,当读了十几篇IEEE Trans的论文之后,语言将不再是障碍。

4.我不建议阅读IEEE上的英文会议论文,因为会议论文水平参差不齐,且写作上也不是很严格。

不要以写中文EI源刊论文的思路去写IEEETransactions 论文。

硕士研究生期间,我也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上发表过几篇中文论文,再到后来写作IEEE Transactions论文,觉得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1.中文论文往往不注重引言的写作,一般而言中文的引言往往很短,大概介绍一下论文的背景,罗列他人的相关工作,直接给出本文工作。而英文论文十分重视引言的写作,在引言中会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这种综述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系统归纳和分析,总结前人不足后自然而然引出本文内容,所以逻辑性较强。

2.中文论文不注重算例的呈现,但是英文论文的算例则会占到全文篇幅的一半以上,细致的算例分析会加深读者对论文方法的理解。所以当您的论文算例较少时,建议丰富后再投稿,否则一定会收到差评。

3.中文论文喜欢规避论文弱点,从头到尾都是在谈自己的好,而英文论文会在结论处给出论文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工作。大家千万不要担心将自己的弱点呈献给审稿人会加大论文被拒稿的风险,结果恰恰相反,在结论处自己总结不足比别人说您不足要好得多,也会得到审稿人的理解和支持。

4.中文论文往往不注重论文的引用,而在英文论文中这是大忌,如果某个思想或某个共识不是您所提出的,那就一定要引用出处。

5.中文论文很多情况下忽略了与他人工作的比较就直接给出本分方法和结果,而在英文论文中,算利部分是一定要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的,不比较怎么能证明自己的方法具有优势。

写一手好的Introduction,就成功了一半

前面已经涉及到了“引言”的写作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再具体一下。“引言”就像DOTA里大酒神常说的“大局观”一样,一定要让读者觉得您这个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我在写IEEE Transactions的引言时,自有一个套路,经过实践和比较,发现很多作者和我的套路都差不多,在此分享给大家:交代研究背景-介绍所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主题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现状归纳-本文研究的特殊贡献-本文的组织。大家在投稿前,希望能够对照这个套路检查之,很多人常常忽略“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本文研究的特殊贡献”,如果缺少其中一项,建议尽量补充,因为很多审稿人会要求补充这些内容。

培养好的英语学术语言习惯。

在此,好的英语学术语言并不是说英语的表达一定要地地道道,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您的英文读得通,审稿人一般不会因为语言问题而轻易拒稿。那么如果才能读得通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避免长句子的出现,中文博大精深,往往几个字一句话会包含很多意思,而翻译成英文后就会很长。一个长的英文句子,是会造成读者的阅读障碍的。因此如果您的论文中某一句话超过了3行,就是超长了,应该把它变成一个个简短明了的短句子。

2.英文学术语言说得越直接越明确越好,这与中文不同,中文讲究语言的含蓄和措辞,而英文学术语言却很反感这种含蓄,比如我们说this method is not adequate就不如this method is notable to monitor the dynamic response好,说longelectrical distance 就不说 large reactance直接。

3.不说绝对的话,尤其是不要轻易在论文中用mustalldefinitely这种很绝对的措辞。

4.如果不知道该用什么时态的话,那就通篇都用一般现在时,原则上不会出大错。

总结

以上所提的方方面面都不涉及论文的技术层面。我作为IEEE Transactions on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Sustainable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Power Delivery的审稿人前后审过4篇论文,在美国时也当面请教过数位资深的教授,反馈给我的信息是,大家在审稿时审稿人更加关注论文的研究是否有意义。那么什么叫有意义的研究呢?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来说,我认为目前研究的内容本质上无非就两个方向,一个是代数方程的优化(如最优潮流、经济调度),另一个是微分方程的控制(暂态稳定、动态控制)。“有意义”分两个层次:高层次的学者是在做方法论上的贡献,也就是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如有学者采用随机规划的方法优化经济调度问题就是方法论上的创新;低层次的学者是在做修补式的完善,比如对某种算法的改进和在某个优化问题中多考虑一个约束条件等等。能够对代数方程的优化和微分方程的控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者另外提出一个全新的方向就是“有意义的”,能够使得学术上的问题实用化也是“有意义的”。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从事教学科研的老教授来说,我仍然是一个科研新人,以上的看法也是我的一家之言,由于能力有限,难免存在错误,故而仅供参考。

希望我的一点拙见能够为师弟师妹们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帮助。

转自“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