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的"Results"(结果)和"Discussion"(讨论)部分。有什么区别呢?如何撰写这两部分,以展现研究成果并深入解析其意义呢?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发表论文的"Results"和"Discussion"如何撰写?希望对大家的学术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Results(结果)
"Results"部分是对研究实验结果的客观呈现,重点在于提供数据和观察结果,以清晰的表格、图表和文字形式呈现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客观呈现。使用合适的绘图工具进行科研绘图(美观的科研绘图非常重要),我已经为大家总结好了,拿走不谢研究生要用到的科研绘图、数据处理软件,图片高颜值科研配图赏析(提供科研配图方法分享)
这一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呈现: 将实验数据以表格、图表、图片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出来。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并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主要发现: 突出强调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结果,通常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列出。不要陷入过多的细节,列举最核心的结果。
数据描述: 对于表格或图表中的数据,提供简要的描述和解释,不要过度解释,避免与"Discussion"部分重复。
2.Discussion(讨论)
"Discussion"部分是对"Results"部分中呈现的结果进行深入解释和分析。在这一部分,需要展开对结果的思考,探讨其原因、意义和影响。分析研究结果,与以前研究学者的研究进行对比,强调研究的创新之处。探讨研究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such as :结果解释、与前人研究对比、研究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
以下是"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要点:
结果解释:对"Results"部分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解释。探讨结果与研究假设或目的之间的关系。
与先前研究的比较:将研究结果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突出研究的创新点或重要性。指出与其他研究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
研究局限性:讨论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根据研究结果和讨论,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如何撰写:
清晰明了:确保"Results"部分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清晰可读,"Discussion"部分的解释和分析也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逻辑连贯:"Discussion"部分的内容应该与"Results"部分的结果相呼应,逻辑连贯,避免出现不相关或矛盾的观点。
客观公正:在"Discussion"部分,要客观公正地分析结果,避免主观偏见和过度解读。
结论明确:"Discussion"部分应在最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可能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建议。
撰写Results部分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清晰地描述实验结果。
使用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
适当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不要重复呈现相同的数据。
对结果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量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撰写Discussion部分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总结实验结果的主要发现,并与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相联系。
将实验结果与现有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指出研究结果的新颖性和重要性。
分析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引发读者的思考,提出问题或假说,以激发研究兴趣。
总结
Results和Discussion是SCI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它们承载了研究的实验结果和深入分析。在撰写这两个部分时,大家需要保持客观、清晰和深入的思考,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转自“le读博日记”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