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干货 | 从别人的审稿意见中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二)(论文写作指南)

2024/2/19 11:26:03  阅读:71 发布者:

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是老师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小编再次整理了3篇论文审稿意见,非常详细,希望可以为各位老师的论文写作发表提供一些帮助。

01

【题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内外期刊的发文情况及对科技期刊的启示

【摘要】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研究对象,收集院士在中国知网和Scopus数据库的发文相关信息,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文总体悬殊,但近3年来国内期刊发文确有所增加;院士的研究主要聚焦国家高科技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但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占比较少;国际权威刊物仍然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中国期刊的影响力有待继续提高。提示中国科技期刊应该以院士等高学术人才为引领,带动其他专家学者将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在人才遴选、学术评估中更要注重在中国期刊发文的研究类型和论文影响力等,进一步提高中国期刊的影响力。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工作者;发文特征;发文趋势;科技期刊;中国期刊;论文回流

【框架结构】

引言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1.2研究方法

2结果

2.1院士基本情况

2.2国内期刊发文情况分析

2.2国外期刊发文情况分析

2.310年院士在国内期刊的发文变化及趋势分析

3讨论

3.1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文总体悬殊,但近3年来国内期刊发文比例有所增加

3.2院士的研究主要聚焦国家高科技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但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占比较少

3.3国际权威刊物仍然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中国期刊的影响力有待继续提高

4结语

参考文献:22

论文字数:约7900

【评审意见】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研究对象,收集院士在中国知网和Scopus数据库的论文发表信息,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选题意义重大,政策把握准确,学术导向正确,观点表达明确,统计分析注重以数据说话,说理性和说服力较强,文章有一定学术价值,经修改完善后推荐予以发表。

修改建议如下:

1.规范“发文”表达。题名、摘要、关键词及正文中的“发文”一词,建议根据具体情况统一修改为“发表论文”或“论文发表”,以避免歧义和与引言中提及的管理部门发文相冲突。

2.推敲论文题名。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主要是对院士发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而题名中的“发文情况”并未明确“统计分析”这一要点;同时,题名中的“对科技期刊的启示”含义比较模糊,表达也欠准确,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似应是“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启示”(实际上“启示”一词也不够准确)。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审稿人认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客观呈现统计分析结果,因此题名改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情况统计与分析”足矣!至于“启示”,是否可以留一些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建议作者再斟酌一下。

3.进一步规范论文表达。全文应避免出现“根据……显示”这样的病句,3.1节中的“最高科技工作者”的提法也值得推敲。图表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如表1中的项目名称不够规范,“率/%”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确。

审稿结论:修改后终审。

【最终结果】

论文已发表在《编辑学报》2022年第2期第174178页,发表稿改题为《20132019101位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情况统计分析》。本审稿意见与其他专家的审稿意见汇总后已补白刊登在《编辑学报》2022年第2期第173页。

02

【题名】

淡看期刊评价 回归办刊初心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揭露了部分期刊在追求评价数据和排名中的不当行为;然后阐述了办刊应回归初心,即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广泛而快速地传播科技成果,并主要从缩短出版时滞和提高文章质量两个方面讨论了应如何办好刊物;最后提出编辑应在办刊中扮演服务者、守门人、编辑匠、研究者、鉴赏家、引路人等角色。

【关键词】

期刊评价;办刊初心;出版时滞;文章质量

【框架结构】

引言

1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

2回归办刊初心

3如何办好刊

3.1 出版时滞

3.2 文章质量

3.3 其他因素

4编辑应扮演的角色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20

论文字数:约6500

【评审意见】

1.选题有积极意义,但题名宜再作推敲。本文分析了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揭露了部分期刊在追求评价数据和排名中的不当行为,阐述了办刊应回归初心;文章选题导向正确,但题名中用“淡看”一词来表明作者对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态度,似不到位和准确。如果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要求,不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出台的繁荣发展学术期刊指导意见,不解决办刊者为谁办刊、为什么办刊的思想认识问题,不纠正一味追求提升论文引用指标的期刊评价导向,回归办刊初心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2.章节设置扣题不紧,观点表达不够明确。文章第14章分别论述“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回归办刊初心”“如何办好刊”“编辑应扮演的角色”,这个框架结构不够聚焦,特别是第3章“如何办好刊”偏离题名确定的论述主题,这一章的三节标题“出版时滞”“文章质量”“其他因素”既没有表明作者的学术观点,也难以支撑本章讨论的“如何办好刊”这个主题。

3.总的来看,本文论述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不足,学术观点提炼不到位,说理性和说服力存在明显欠缺,目前的水平达不到发表的基本要求。

4.审稿人认为,要提高本文的学术价值,作者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在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以针砭时弊的勇气剖析期刊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旗帜鲜明的立场阐明回归办刊初心的时代要求,以敢于斗争的精神论述科技期刊编辑在新时代应有的担当作为。

5建议:

1)建议作者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重新推敲论文题名和论述主题。

2)建议将本文讨论的重点放在澄清期刊编辑模糊认识和提升期刊编辑思想觉悟层面,而非具体如何办刊的业务层面。

3)建议重新设计框架结构,使之紧扣论文主题;注意在章节标题中提炼和表达学术观点。目前的第124章可作为基础,第3章建议删去。

4)建议进一步精练语句,规范论文表达,增强论述的说理性和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审稿结论:退修。文章需要大修改。

【最终结果】

论文已发表在《编辑学报》2022年第2期第138141页,发表稿改题为《正确认识期刊评价,回归办刊初心》(点击题名链接可阅读全文)。本审稿意见已补白刊登在《编辑学报》2022年第1期第52页。

03

【题名】

从建设行业视角谈编辑的深度采访与写作素养的提升

【摘要】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信息共享日趋便捷的当下,探寻事物的深度报道将具有更重大的价值。以建设行业期刊《建筑XX》杂志为例,从专题策划、寻找最佳切口、讲好故事、提升职业素养方面分析编辑深度采访与写作的方法。

【关键词】

深度采访;策划;切口;故事性

【框架结构】

引言

1 充分的专题策划是深度报道的基础

2 寻找最佳切口是深度采访的关键所在

3 深度采访与写作重在讲好一个故事

4 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做好深度采访与写作

5 结语

参考文献:3

论文字数:约5300

【评审意见】

1.选题超出投稿期刊征稿范畴。投稿期刊定位于科技期刊学研究,主要发表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文章;而本文主要讨论采访与写作相关问题,超出了投稿期刊的报道范畴,不适合在投稿期刊发表。

2.题名缺乏推敲,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不明确。题名中的研究对象是宽泛的“编辑”,并未明确是科技期刊编辑或期刊编辑,正文中则出现“新闻记者”“编辑/记者”“建设行业期刊编辑/记者”等不同表述,文章的研究对象到底是编辑还是记者?题名界定的研究主题是“编辑的深度采访与写作素养的提升”,正文中仅从各章标题文字看就不是在讨论“素养的提升”,而是谈作者对“深度采访与写作”的一些基本认识,题文明显不符。

3.内容比较肤浅,观点缺乏新意。文章的论述缺乏必要的层次、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学术论文应有的专业水准,没有提出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文章只有3条参考文献,文献研究明显不到位;这3条文献分别刊登在《新闻前哨》《传媒论坛》《记者摇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文章的研究主题与投稿期刊的征稿范畴相去甚远。

4.语言文字比较粗糙,写作水平不高。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在此仅举二例:(1)文章作者只有一人,但文中叙述多处用“我们”;(2)第2章标题“寻找最佳切口是深度采访的关键所在”以及正文相关内容中的“切口”是何意?

审稿结论:退稿

建议:建议作者在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加强学习。

【最终结果】

投稿期刊已退稿。

END

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品味纯美人生(IDpwcmrs

转自“未名教学服务第一线”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