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干货 | 从别人的审稿意见中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论文写作指南)

2024/2/19 11:21:42  阅读:66 发布者:

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是老师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了3篇论文审稿意见,非常详细,希望可以为各位老师的论文写作发表提供一些帮助。

01

【题名】

科技期刊论文“同等贡献”作者井喷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

我们从分析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出发,认为科技期刊“同等贡献”的署名因学科交叉、跨界创新的增加而兴起,由于学术评价的利益攸关却疏于监管等原因导致使用渐泛。我们认为,对不当“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治理要从政策引导入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断在激励交叉融合创新和恰当署名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时,科技期刊界要通过引导、规范署名及合理创新机制,为端正学术风气、厘清学术贡献、激励全面创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出版环境。

【关键词】

同等贡献;作者署名;学科交叉;政策引导;多元评价体系建设

【框架结构】

引言

1“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现象井喷

1.1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批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全文应统一概念、规范表述!)中“同等贡献”署名情况概览

1.2其他领域学术期刊(批注:学术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

1.2.1 国内其他领域(批注:其他领域学术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

1.2.2 国际学术期刊(批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注意表述的准确性!是论文署名而不是期刊署名。)“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

2 “同等贡献”署名井喷的深层原因分析

2.1“谁是作者”的决定权归属于创作者团队

2.2 学科交叉、多中心合作导致作者贡献难以量化鉴定

2.3 作者排序背后的隐性权益导致“同等贡献”署名日趋增加

3 相关建议及其对策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20

【评审意见】

1.研究主题聚焦,选题意义重大。本文讨论的科技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问题,现实针对性较强,受到学术出版界和科技界普遍关注,选题有重大意义,研究成果有一定发表价值。

 2.研究内容具体,数据分析到位。本文重点对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明确、内容具体,相关论文样本量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章同时对其他领域学术期刊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作了概括介绍。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能够支撑题名和标题中将此称为“井喷”现象的观点和表述。

3.学术导向明确,对策建议可行。文章分析了科技论文“同等贡献”署名井喷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作者认为,对不当“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治理要从政策引导入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断在激励交叉融合创新和恰当署名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时,科技期刊界要通过引导、规范署名及合理创新机制,为端正学术风气、厘清学术贡献、激励全面创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出版环境。能够看出,作者对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明确态度,而且希望从措施上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既加强规范管理,又注意正确引导,值得肯定。

4.表达总体规范,细节需再推敲。文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全文应力求准确和统一。例如,1.1节标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中‘同等贡献’署名情况概览”及本节第1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是以编辑出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全国性医学期刊出版机构,截至20222月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具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纸质版医学期刊已达150种”内容存疑:到底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还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显然应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再如,1.2节标题“其他领域学术期刊‘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与1.2.1节标题“国内其他领域‘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1.2.2节标题“国际学术期刊‘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同样需要统一概念和准确表达:存在“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的,到底是其他领域、学术期刊还是学术论文?

5.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需要进一步规范。

6.审稿结论:修改后发表。

【最终结果】

《编辑学报》2022年第3期已发表。发表稿改题为《科技期刊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井喷现象分析及对策》。

02

【题名】

从作者维权看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发展的转型路径

【摘要】

赵德馨教授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获得胜诉,将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与作者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与版权纷争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如何合法合规地传播与使用学术作品、提升服务能力,是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实现转型发展的重点。梳理国际上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历程,总结学术期刊数据库的类型和特点;对比分析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过程,并从作者维权的角度分析学术期刊数据库存在的版权隐患。对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转型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强化知识内容行业治理,推进作者、期刊与数据库等多方主体间的生态体系建设;构建“数字期刊发行联盟”,树立期刊社的全文经营主体地位;强化发现服务功能,创新数据库知识服务特色;探索学术期刊开放出版模式,促进期刊公益事业发展。

【关键词】

期刊数据库;科技期刊;著作权

【框架结构】

引言

1国际上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从作者维权看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及其版权隐患

3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3.1 强化知识内容行业治理,推进作者、期刊与数据库间的生态体系建设

3.2 构建“数字期刊发行联盟”,树立期刊社的全文经营主体地位

3.3 强化发现服务功能,创新数据库知识服务特色

3.4 探索学术期刊开放出版模式,促进期刊公益事业发展

4参考文献  10

【评审意见】

本文概述了国际上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模式及其版权隐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型发展的路径,文章选题有重要价值,研究有现实意义,作者的思考比较深入、论述比较全面、观点比较明确,修改完善后同意推荐发表。

现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和建议,供论文作者和编辑部参考。

1.进一步推敲论文题名。现在的题名《从作者维权看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发展的转型路径》,对论文研究主题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并不准确。作者维权(赵德馨教授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胜诉)只是引出本文讨论话题的由头,实际上论文并不是“从作者维权看”这个角度去展开讨论。同时,从语法上分析,题名中的动词是“看”,题名表达的意思是“‘看’数据库发展的转型路径”,似乎不够准确。可否将题名改为《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模式与转型路径》?

2.进一步完善摘要和引言。目前,摘要的第一句是“赵德馨教授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胜诉,将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与作者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与版权纷争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而引言的第一句是“202112月,一篇《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100多篇赔偿70多万》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全文并未再提及赵德馨教授的姓名、职务和工作单位等信息,题名中的“作者维权”、摘要中的“赵德馨教授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胜诉”和引言中的“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100多篇赔偿70多万”,三者是否为同一案例,论文并未给出明确说明,只能靠读者自行判断。有鉴于此,建议在修改题名的同时,删去摘要中的第一句,全文只在引言中完整地介绍“赵德馨教授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胜诉”这一事例,并给出信息来源或参考文献,作为引出本文讨论话题的由头。

3.全文统一重要概念。建议将关键词“期刊数据库”改为“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从题名、摘要、关键词到正文,统一使用“学术期刊数据库”这一概念,以区别于其他期刊数据库(比如文中未提及的龙源期刊网)。同时,建议全文将“数据库商”统一改为“数据库运营商”。

4.进一步推敲章节标题。第2章标题“从作者维权看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及其版权隐患”,建议修改为“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模式及其版权隐患”。本章讨论的是“我国科技期刊总体上‘小、散、弱’的出版模式,编辑出版单位无法整合出版资源,难以适应数字出版所需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走出了与国际上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内容与作者维权无关(无论作者是否维权,这种版权隐患都是客观存在)。

5.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如第2章第2段:“1996CNKI推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上线运行,更名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中文期刊超过8540种,有近2000种核心期刊,且超过25%的期刊为网络首发期刊,其中有1310种期刊向CNKI独家授权。1998年万方数据推出‘数字化期刊群’,包含8000多种期刊,有超过40%是核心期刊,超过12%是网络优先出版的期刊。2000年重庆维普在1989年开发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基础上,发展成全文数据库,收录现刊9810种,超过1800种开放期刊,约13%是核心期刊。”此段中的几个收录期刊数量与相应的核心期刊数量,结果差异较大,是否准确?几种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其内涵和外延是否相同?

6.进一步规范名词术语。例如,3.3节的“针对 ISICSAOVIDUMIEBSCOElsevierHighWire 等的数据”,3.4节的“一方面应该鼓励学术期刊在遵循CC BY以及CCBY-NC-ND等知识共享协议下推进开放获取出版”“‘日本科学技术信息集成系统’(J-Stage)、NIHPMC”,句中的字母组合是什么含义,应作出解释或说明;再如,CNKI与知网是什么关系,全文也宜统一表述。

7.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和论文表达。论文在推敲用词、规范表达和严密论述的逻辑关系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审稿人在批注稿中作了一些修改,供论文作者和编辑部参考。

8.其他建议。如有必要,建议进一步完善论文框架结构和论述层次,比如第12章可否分节论述?如有可能,建议再适当增加参考文献。

9.审稿结论:修改后发表。

【最终结果】

《编辑学报》2022年第3期已发表。发表稿改题为《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03

【题名】

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为适应和引领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批注:“提出的……创新”,搭配似不妥,请斟酌!)。科技期刊属于科技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参与其中。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凸显的大而不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科技期刊在内容生产、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位(批注:什么意思?)这一深层次问题,从提升供给质量、做强本土科技期刊,推进优化重组、形成结构合理的产品群落,分类建设办刊队伍、培育优秀办刊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国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刊发展

【框架结构】

引言

1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内容生产方面

1.2 资源配置方面

1.2.1学科布局不合理

1.2.2期刊结构不合理

1.3人力资源方面

2科技期刊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2.1提升供给质量:做强本土科技期刊

2.1.1建立健全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

2.1.2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

2.1.3科技期刊要潜心修炼好发展的“内功”

2.2推进优化重组:形成结构合理的产品群落

2.2.1改革刊号管理,建立科技期刊退出机制

2.2.2改革运营模式,提高期刊竞争力

2.3分类建设办刊队伍:培育优秀办刊人才

3结论

【评审意见】

1.此稿是AA718的修改稿,原题为《加强供给侧改革,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原审稿意见是“不宜采用”。编辑部未作退稿处理,而是让作者进行修改,审稿人表示理解。

2.作者在修改稿件时,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大多作了回应,采纳了审稿人提出的不少意见和建议,但也坚持了“应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进行一些探讨”的选题初衷,对此,审稿人也表示肯定和理解。

3.文章的立意是明确的,内容也较为充实,作者的思路比较清晰,观点也比较鲜明,文章有一定发表价值,但语言不够简练、一些叙述比较啰嗦,导致论文篇幅过长,建议再精练一下文字,尽可能压缩一下篇幅。

4.有两个问题提醒作者特别注意:一是不要一提学术质量,就拿SCI和影响因子之类的文献引用指标说事,我们应鼓励建立完全独立和区别于现有文献计量指标的期刊评价体系,这是导向问题;二是注意文中所涉及名词术语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严谨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比如“同质性”与“同质化”、“低端”和“低端化”、“低层次重复报道或重复发表”、“产品群落”等等。本文作者是《XX导报》的资深编辑,在这方面要体现出《XX导报》的水平!

5.请作者继续对论文进行精简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炼观点,论文能否发表请主编最后定夺。

6.审稿结论:修改后终审。

【最终结果】

投稿期刊已发表。

END

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品味纯美人生(IDpwcmrs

转自“未名教学服务第一线”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