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论文质量提升指南:中小学教师要避开这几个雷区!
2024/2/19 9:51:29 阅读:73 发布者:
中小学教师如何在春节期间完成一篇高质量教育类论文
——只需要注意这几个步骤
春节假期是人们休闲放松、走亲访友的时候,同时,春节假期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也是提升自己论文、文章写作质量的重要时间。本期小编就从中小学教师撰写论文时要避开的几个雷区出发,分析一线教师如何在春节期间提升论文写作质量。
在撰写学术文章时,摘要的编写尤为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和兴趣。摘要需要精准而清楚地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成果,以便读者快速判断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研究需求。
这是因为读者通常会先阅读摘要来决定是否投入时间和资源去获取全文,特别是在需要付费下载文章的情况下。
因此,摘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可访问性和影响力。撰写摘要时,要确保其内容准确反映文章的研究重点和结论,以便读者能够立即把握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在审查学术文章时,编辑们常常观察到许多作者在撰写摘要方面存在困难。根据粗略的统计,大约80%的摘要存在缺陷,其常见问题包括将摘要处理成文章的引导部分、引言、结束语、直接摘录结论、文章大纲、作者的自评,或者是文章中直接引用的某段文字。
在此,需要重申:
摘要≠介绍
摘要≠引言
摘要≠结语
摘要≠结论呈现
摘要≠提纲
摘要≠自我评价
摘要≠一段原话
那么摘要=什么呢,如果要有个=的话,那么摘要=文章的浓缩。就像是压缩饼干,我们把大块的粮食的营养都压缩了起来,形成一小块饼干。
要有效地撰写学术文章的摘要,需要遵循一些关键原则,以确保摘要能够准确且精炼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简洁地展示研究的核心要点,包括主题、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而不是仅仅介绍或概述文章。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撰写高效摘要的技巧:
第一、避免使用“本文”、“本研究”、“我”等介绍性词语,因为这会使内容偏向于概述,而非深入地呈现研究的实质和观点。
第二、确保摘要与引言有所区别,摘要不应只是背景信息的堆砌或问题的引出,而应直接突出研究的核心。
第三、不要使用“总之”等总结性的词汇,这些往往导致摘要变成文章的一般性概括,而非精准的内容提炼。
第四、避免只呈现结论。摘要应包含研究的全貌,而不仅是结论部分。
第五、不要简单复制文章的结构或章节标题,摘要应该是内容的浓缩,而非结构的复述。
第六、避免使用主观评价语句,如“文章揭示了重要道理”等。摘要的目的是介绍研究本身,评价应留给读者和同行评审。
第七、不要在摘要中重复文章正文的具体段落。
以上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将文章的关键内容高效地压缩成摘要。一个好的摘要应该能够使读者快速把握文章的精华,激发他们 阅读全文的兴趣。
作者:卢广庆,一方学术研究院基础教育编辑部学术编辑
转自“跟着小编写论文”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