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表的期刊论文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不被认可?
2024/2/18 9:28:58 阅读:134 发布者:
小编经常刷到一些小伙伴吐槽,“花几千块发表的论文最后评审用不了,真肉疼啊”,论文发表见刊了,但职称评审部门不认可?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在咨询的时候都会讲之前自己发表的刊物,也都成功了,见刊了,就是在评职称时候用,职称部门却不认可,自己花费了不少心思完成的论文,为啥发了没用呢?其实回顾职称论文发表的过程,期刊的选择,期刊投稿各个环节梳理清楚,就可以看出问题,看看你有没有出现以下的失误。
01
选择的专业不相关
发表的论文与所申报的专业无关,发表的论文必须与本专业相符或者相近的论文才能申报。评职称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有文件的,根据文件要求来选择对应的刊和论文进行发表,比如你的职业是一名教师的,结果写了一篇和教育类不相关的文章,那单位大概率是不认可的。
02
电子刊是否符合要求
电子刊就是以光盘和网络等电子形式为载体、而非用纸印刷的期刊。电子期刊全名叫连续性电子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标准来说,它是正规的出版物,但是有些地区的评审职称文件里会写明增刊论文及电子刊是不能用来评职称的,也就是必须是正规的纸质期刊才可以。
虽然电子刊也有双刊号和纸质书籍,且在新闻出版署备案。但由于其查询方式与纸质版期刊不同,而恰巧评审单位只承认纸质版查询方式。
03
论文发表的时间是否符合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是有时效性的,有些作者可能没有提前准备,发表论文时间较晚,错过了职称评选部门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后时间,一般期刊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6个月时间。没有提前准备或者准备时间晚了,错过了最后一次职称评审提交材料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发表的职称论文就是无效的。
04
署名不是第一作者
大部分职称评选部门对职称评选的要求都是第一作者署名才有效,如果贪多而多署名结果会造成无效等情况。
05
没有确认期刊级别
期刊的级别分为普刊和核心期刊,一般评中级职称,都是选择普刊发表,如果是评高级或者正高级职称,可能会需要发表核心期刊,这些要求职称文件都会写明。
06
文章的数量不够
论文一般会要求发表2-3篇。还是要按照文件上的要求来准备。
转自“千言文化”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