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为什么难写、难发?
2024/2/18 9:03:19 阅读:59 发布者:
提问者:“很想开始写论文,但一直没有思路,不知如何入手,很郁闷。”
回答者:“你做科研或科研相关工作了吗?”
提问者:“没有啊!”
这位提问者不明白写作与科研的关系,不懂论文是基于科研的,在缺少科研或准备工作时,论文撰写实在太难,就好比无米之炊。
提问者:“不知何原因,刚提交投稿就遭到快速退稿,太郁闷了。”
回答者:“你的论文在投稿前进行过修改吗?”
提问者:“没有啊,写完就直接投稿!”
这位提问者不明白论文写作定稿是需要反复修改的,而且定稿后投稿前还须按目标期刊的要求继续修改完善,不做修改的论文是初稿,问题往往太多,词词晦涩、句句不通也是有可能的。
提问者:“我的论文审稿意见很好,为何给退稿了,搞错了吧?”
回答者:“你的论文主题是否符合目标期刊的重点刊登方向?”“文体是否符合期刊的栏目设置?”
提问者:“没想过”“不知道”。
这位提问者不明白作者发表论文与期刊录用论文的出发点不同,期刊录用论文不仅仅考虑论文的内容水准,还要看文体、发表价值,考察发表后被下载、引用的潜力,以及对期刊传播、指标贡献的前景。有的论文发表后,沉睡在数据库中,5年、10年甚至永远无人问津,这样的“零引用论文”的“发表价值”怎能用其“审稿意见”来保障呢!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论文录用已不是仅仅以对其给出的正面“审稿意见”为依据了!
提问者:“我的论文已上线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在核对版本提出的问题都没有给改掉?”
回答者:“这是数字优先发表,是早于印刷版一段时间将论文在网上发布,通常是在作者核对版本之前,因此不是最终版,若是最终版,还能叫‘优先’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与写作本身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多由作者对科研、写作流程不熟悉,以及对投稿发表流程不了解所致。其实,科研、写作和发表是统一体,作者懂得并正确处理其间关系,对写出写成、修改提升而最终实现论文录用、发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自“梁博士讲堂”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