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
1
找好关键词
(1)要尽可能找到某个关键词正确的表达,很多英文关键词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翻译的那个单词,可以先在相关中文文献里面找到别人学术化的表达,这样才能有效检索到你想要的文献。
(2)对同一个意思,尽可能找到更多准确的单词。
(3)不要输入一长串词,而应该输入最关键的少数几个词。
2
二次检索
当你在阅读了一些文章对所研究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对所需关键词可以进行重新整理,再次检索。比如检索在文章阅读中发现的相关关键词的缩写等。
3
注重积累
文献查找是有技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积累、要靠耐心与对专业的热情。
比如在最初,可以从综述性文章入手,搜索关键词review、progress、recent development+(所需领域关键词);仔细阅读后,找到本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远至近将相关的文章整理好,整理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类型的文章分类,比如可以按照结构分类,按照趋势分类,每个类别的文章也可按照时间排序(这里可以借助一些文献管理软件,例如Zotero、EndNote、Mendeley等)。整理后,就可以根据整理结果,搜索所需要的相关文章,不断延伸扩展自己的文献资料库。
4
善于借助工具
借助相关文献整理工具。如在科研工作者中非常流行的Endnote。
网上相关网友整理的如何利用Endnote进行文献检索过程如下:
(1)从导师、师兄、师姐那里,得到几个自己研究领域的Number Ones的名字。检索到Number Ones的课题组主页并下载Number Ones主页上所有的Publications的PDF全文及其Citations,整理好在Endnote库中。
(2)从EndNote库的Journal栏,看Number Ones的文章发表于哪些期刊上,使用RSS阅读器订阅这些期刊。
(3)坚持至少要浏览完阅读器中的新增条目。
(4)仔细阅读EndNote库中整理好的文献。
(5)提炼出自己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关键词"。在文献搜索平台中检索“独一无二的关键词”,发现新的文章,以防使用RSS阅读器浏览时错过重要的文章。
文献跟踪
1
跟踪目标期刊
(1)追踪最新文献:以四个主要的出版集团为例:
Elsevier:其主页有一显示项为“Recent Articles”。主页上一般会出现3篇最新录用的文献,读者可以点击“View All Articles”来跟踪最新的文献。
Springer:同Elsevier类似,Springer的主页上通常也会有3篇“Latest Articles”,除此以外,Springer的部分期刊在“All Volumes & Issues”提供“Online First”。
Wiley:期刊主页左侧“Find Articles”的位置会有“Early View”或者“Accepted Articles”。
Taylor & Francis:Taylor & Francis会在期刊主页上一般会提供4篇“Latest articles”。
(2)订阅目标期刊
订阅目标期刊主要是通过“RSS Feeds”功能实现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订阅期刊的“Alerts”。用邮箱简单注册后便可定期收到看刊物发来的最新一期的内容介绍。当然,除了RSS Feeds和订阅Alerts的功能外,像Elsevier也会提供跟踪期刊的Facebook和Twitter,在国外学习交流的科研人员可以尝试使用。
2
借助相关网站
(1)Researchgate
Researchgate是2008年推出的针对学术圈的网络社交平台,其网址为www.researchgate.net。通过个人的官方邮箱注册验证后,便可以通过查找专业同行。只需点击“Follow”对方,就可以了解对方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科研项目等,有时候会通过邮箱的形式告知。相似网站还有:Academia等。
(2)Stork
Stork网址为www.storkapp.me。科研人员只需要提供邮箱及输入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即可定期收到其推送的文章列表。除了跟踪关键词,Stork也可以跟踪学者。
3
Web of science等搜索引擎
科研人员输入关键词后,Web of science等搜索引擎可以按照发表时间罗列最新收录的文章。同时像Web of science等搜索引擎中会提供tracking journal的功能,可以利用这些功能订阅相关领域的一些期刊,邮箱会定期收到期刊新发表文章的摘要。
除此之外,下载了电子版文献以后,高效管理和阅读也极其重要,它可以迅速帮助我们重拾序贯性的研究思路。
文献管理
1
题目作为文件名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以及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按主题分类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与否分开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件标记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纸质文献整理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
文献阅读
1
目标
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
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
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哪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
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
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
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文献也要发现矛盾,找出异同,思考解决。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
转自“学术这些事儿”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