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研究论文时,引用文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引用前人研究的成果,我们能够清晰地向读者展示本文中哪些观点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
除此之外,引用文献还能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研究源头,为读者提供材料的来源。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引用边界的模糊,许多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在论文撰写中引用文献时常常感到困惑。
因此,在引用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要根据重要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其次,在进行文献阅读时,需要对优秀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权衡文献的优缺点。
最后,在撰写论文时,需要合理引用文献,避免剽窃和抄袭等不道德行为,而且,还需要注明文献的来源及出处,以便读者查阅。
在摆脱引用困惑的同时,合理引用文献还能避免不厚道的抄袭和指控。
正如谚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正确引用文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诚信度和能力。
01
充分理解后再用自身话术撰写
通过对中英文论文查重原理及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简单粗暴地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文字,往往会使重复率居高不下。
因此,为了避免直接引用所导致的复制问题,我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转述和总结,以确保我们的写作具有学术价值。
这种写作方式才是真正的学术写作,而不是像拼凑杂糅一样直接摘抄其他人的观点。
02
需要高质量的有效引用
在写作过程中,引用文献可以为论点提供支撑和证据,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引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你的观点或论点,而不是无意义地填充你的论文字数。
因此,在引用文献时需要有选择性地挑选出相关度高且质量上乘的文献,并剔除那些内容上不相关或来源不足够权威的文献。
03
不能大量引用别人的内容
毕业论文是对创新性成果的综合汇总,因此,如果大部分内容都源自他人,那么该论文就失去了其独立价值和意义。
尽管你可能会发现一些非常有用的文献,但不能简单地引用其中内容。论文中引用内容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20%。
此外,对于一篇具备独立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不宜过多,通常不要超过40篇。可在必要时删减参考文献。
04
不能通篇靠自己而不引用文献
论文中引用别人的研究并不代表你的作品质量低劣或缺乏独创性,相反地,如果你的论文未充分引用以前的研究,意味着你未对先前的文献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先前工作的理解并削弱了你的研究必要性。
05
不可引而不用、故意不标记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中,如果采用了他人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但却不标注参考文献,这种行为被称为“引而不用”。
这样做不仅违反了学术道德,更有可能是在掩盖剽窃的事实。
一些学者之所以选择进行引而不用,一般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或是为了规避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而有意隐瞒相关文献。
转自:“云导师学术辅导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