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川:准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需要重视什么?
2023/12/29 10:19:24 阅读:69 发布者:
最近,二年级的博士研究生陆陆续续地要开始学位论文开题了。针对准备开题环节,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下认识与做法。
第一,“区分”大论文和小论文。读博士期间,要写两类论文:一类是大论文,另一类是小论文。前者就是博士学位论文,后者就是学校学院毕业要求发表的期刊论文。有一个观点比较流行,认为能写小论文,就能写好大论文。在我看来,二者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量”,差别都很大。对此,提醒大家:不要想当然,要重视起来,将大、小论文区别对待。
第二,开题需要关注创新。在选题上,时刻应反思的是:如果所选的课题是已有研究做过的,那么自己能做出什么新意?如果所选的课题是已有研究没有做过的,那自己为什么要做?
第三,运用理论来“破题”。博士学位论文不仅需要运用理论来提出问题和假说,还需要运用理论来破题(即分解问题)。一般的情况是,总问题被分解几个子问题,主体章就安排几章。比较常见的问题分解方法是从“视角”出发,如: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来看;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角度来看。这样做,表面看各个章节之间是有关系的,但理论性要差一些。从个人经验来看,运用理论来破题与安排章节,更能加强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四,要看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些博士研究生将阅读范围“聚焦”于期刊论文。对此,我建议还需要认真研读“大部头”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些专著其实就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出来的,已有博士学位论文可去知网下载。至少,看这些“大部头”,能帮助到我们更好地来处理“结构安排”。从经验来看,要写博士学位论文,最好能找到几篇好的博士学位论文,将其作为参考和学习的范例。
第五,要看英文文献。就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而言,看中文文献尤其是期刊论文,是远远不够的。或许,看中文期刊论文,比较容易和方便,而英文文献读起来相较于中文文献有些费事,读起来慢很多,这对于英文阅读能力不够强的博士生就更甚。但是,从了解已有知识的全面性来讲,不读英文文献是致命的,不读英文文献会导致一大块的已有知识是自己不知道的。从了解研究的前沿性来讲,不读英文文献同样也是致命的,因为很多研究其实已经在理论上解决了,只是不研读英文文献导致自己还不知道。
最后,我希望,今年开题的博士生同学能重视上述的五个方面。
转自:“刘西川阅读写作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