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写论文前请默念:我的读者又懒又笨!

2023/7/27 8:43:19  阅读:75 发布者:

来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IDmeilinvjiaoshou

作者:爬树鱼    

前几天,某小朋友拿了篇论文给我看,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智商不够用亟待充值。因为,看不懂!对话如下:

我:来,咱们看看这段,这是我国立法,这是日本立法,这是英国立法。我看得到,你的资料整理的够充分了,但,你为什么要把这三个立法都列举在同一段啊?

小朋友:因为,我这段要论证,三种立法例都强调了比例原则!

我:哪呢?来,咱们看看这段前五行,就是“例如”这俩字之前,比例原则这四个字在哪?

小朋友:老师,我需要写吗?我写“以下立法具有高度相似性”不行吗?

我:不行,你不写我怎么知道“高度相似性”就是体现了比例原则呢?来,咱们继续看,我国立法那里体现了比例原则?

小朋友:这里。您看这个第二款,它明明写了“仅限于必要信息”。

我:那么,你为啥不强调,“必要信息”是对比例原则的要求?

小朋友:老师,我觉得审稿人的水平都很高啊。我把“必要信息”这四个字放那儿,他们就肯定知道这是比例原则啊。

我:……好吧,我教你一个写作技巧。下次写论文之前,请默念三遍:我的读者又懒又笨!

这句话啥意思?当然不是在污蔑论文审稿人和编辑都闭着眼睛审稿,而是想说明一个写作常识:你写的越明白,论文可读性就越强,论文过审几率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在假设“你的读者需要你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的基础上开始动笔,而不要希望读者能从原始资料里自行扒拉出结论。现代社会都讲究个高效率,所以你的读者们多半很懒。如果扫一眼某个段落却发现这段根本没有主题句告诉他究竟作者想说啥,你的读者就很可能根本懒得自己去分析这段说的是啥。咱们毕竟也都是碳基生物而非三体人,无法通过脑电波直接沟通彼此的用意。所以,哪怕你的原材料都收拾的妥妥当当,你的读者也更加希望你清清楚楚地告诉他,我用这个材料,论证的到底是啥。

那么,具体咋做?说起来很简单,这事儿是有模板滴。

一方面:写主题句。论证段的段首第一句必须直揭主题。比如,“纵观各国立法,在某某问题上均强调比例原则。”这是主题句;但“纵观各国立法,对某某问题的规定高度相似。”就不太合格。

顺便说一句,如果论文一部分有俩论证段呢?主题句还得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功能。比如,如果第一个主题句是:

纵观各国立法,在某某问题上均强调比例原则。

那么,第二段的主题句就可以是:除比例原则之外,各国立法的共性还在于举证责任分配。——这是递进关系。

也可以是:同时需指出的是,尽管“比例原则”已获得了国家间共识,但对于何为“必要”,在国别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细微差异。——这是转折关系。这么写,总比第二段主题句写成“纵观各国司法,对于‘必要’的理解存在差异”清楚多了!后一种写法,很可能让法律基础稍弱的读者开始嘀咕:这个“各国立法”和“司法”是啥关系啊?相抵触?还是司法违逆立法?

另一个把论文整清晰的技巧,是论证句要夹叙夹议而非单纯堆砌资料。

举例:我国《民法典》第某某条当中明确指出,“对信息的获取应当限于必要信息”。此处的“必要”一词,就是比例原则当中“必要性”要件的再现。

此种写法的模板是:某资料+体现了+你刚刚要论证的某一论点(的某一关键词)。

咋样,不难写吧?

转自:“学术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