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只有具备这六大意识,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论文!

2023/7/25 18:19:47  阅读:77 发布者:

许多人希望,论文写作有“终南捷径”。有没有捷径?

从写作方法上看,更多靠观念或意识。就具体规则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入门指引。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谈方法,只是这种方法有很多限定性因素。

因此,在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树立这几大意识,才能真正地把论文写好。

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问题意识却经常被打入冷宫,为科研而科研 或 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避免这个误区,不妨经常反思两个简单的问题:“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用(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科研就是要立足第一线,立足现实生活实际,进行立体化而不是扁平化的研究。

理论意识

首先,选择什么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也不是越多越好,选择什么理论,取决于研究问题本身。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不要见到什么人都踩上去。

其次,研究结论将会有什么样的理论创新?如果光有经验、数据或语料,无法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充其量只是一种经验总结。

学科意识

“首先,“跨学科”的明显优势已成共识。如果我们能摒弃门派学科之桎梏,在恪守自己学科理论阵地的同时,也能够倾听一些本学科之外的声音,进行一些多学科的对话,肯定有利于走出排他性的研究模式。

其次,“泛学科”的过犹不及再现隐忧。学术无疆,但学科有界,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如何在接受学科限定又超越限定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新的生长点,既不至于封闭在自我设定的桎梏中,也避免迷失在他人构建的认识框架中,是我们应该经常自我警醒的。

主线意识

首先,科研写作切忌跟着感觉走的“意识流”。如果不围绕选题主线来写,那不叫写论文,那叫聊天侃大山。论文各要点之间要有清晰而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为论文选题服务。

其次,写作重心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主线是你如何突破这些先行研究,你有什么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可能带来什么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多少可操作性,等等。

创新意识

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材料数据新、研究方法新、理论观点新三个方面。

科研就是要少一点附和与综述,多一点批判与创新,少一点“我认为”,多一点“我发现”。切忌盲目跟风。

规范意识

宏观方面,要做到始终不忘“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学术规范危机意识。

微观方面,段首缩进,字体字号,参考文献格式与所投期刊格式要求,全角半角标点等等。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规范切不可小视,细节决定成败。

小编相信,只要掌握好这六大意识,一定能够写好论文、写出好论文。

转自:“读研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