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39(9) 梁秀凤, 张秀杰.
摘要
总结护理质性研究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样本数量不足或代表性不够、访谈提纲部分条目设置不当、主题凝练不足或缺乏针对性、讨论不充分,并相应地提出写作建议,以期为护理质性研究论文的规范书写提供参考。
质性研究在护理学科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护理研究者认可和接受。质性研究注重对人类社会活动或现象进行整体和深入的理解,以整体性、情景性、自然性和文化契合性为特点。特别是在复杂的、动态变化的护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质性研究对新主题的探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文护理学科的发展,不同研究资历和写作水平的作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做出尝试,护理学科质性研究论文发表日益增多。研究发现,其中一些质性研究论文在方法学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论文报告规范性不够,影响结果的可信度[]。刘军等[]也提示,国内质性研究在报告学上仍存在一定问题。笔者通过日常稿件审理中对稿件的甄别和反复加工,对质性研究论文目前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样本数量不足以支撑研究问题,样本代表性无法保证。质性研究中样本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文章的支撑材料来源是否可靠,结论是否成立。大部分质性研究的方案或论文中并不会像定量研究一样对样本量进行估算或有一个专门的详细陈述,取而代之的是简单阐述为: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根据信息饱和原则,选择了多少例研究对象。有部分研究者未能正确识别获取信息的假饱和状态,当访谈对象数量仅有10例左右时作者即描述为"资料饱和,不再增加访谈对象",也就是说,研究者认为,已访谈的对象已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未调查的对象已不能提供新的信息。研究者没有考虑到获取信息的假饱和现象,这与选取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积累、问题解析能力都有很大关系。比如,有研究要探讨护士长执行力认知情况,基本资料呈现中担任护士长年限和性别2个项目众多样本出现了同一特征,即所有访谈对象均为女性,且三分之二的访谈对象任职年限集中于10年以下。显然,任职10年以上的护士长与任职半年的护士长对执行力的认知是有差异的,男性护士长与女性护士长对执行力认知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因此该样本的代表性就容易受到质疑,也会导致接下来的访谈容易出现获取信息假饱和现象。
2.访谈提纲部分条目设置不当。质性研究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访谈法。访谈提纲多为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的开放式问题。某个研究这样描述其访谈问题:"您听说过'……’这一问题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提问,虽然该问题之后接着就有一个开放式问题,但是如果被访者回答"否",研究者接下该怎么办?访谈结束还是继续?所以,质性研究的访谈问题及提问的方式很重要,否则极容易中断谈话,或根本得不到任何深层次内容[]。有研究者试图探讨某一疾病患者的死亡认知,访谈提纲中"谈谈您对死亡的理解""透析同伴死亡对您的影响?"这样的提问过于宽泛,并不能揭示患者对死亡的认知,而且容易导致访谈对象对研究主题出现理解偏差。访谈提纲的制订应与研究目的紧密相扣,有作者研究中晚期肺癌患者就医延迟体验,提炼的主题涉及就医原因、就医延迟原因、对疾病的忧虑和希望获取疾病知识,而访谈提纲中"您从哪些渠道了解肺癌发病的病因和防治知识的?就医延迟给您带来什么影响?您认为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到您?"并没有在结果主题中体现,文章展示的访谈提纲也难以提炼出结果中展示的主题。
3.主题凝练不足,或者缺乏针对性。在质性研究中,分析与撰写其实很难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因为分析无法从撰写过程抽离。而分析也就表现在描述之中,而非在描述之外。根据研究目的选定提炼主题的角度,再将访谈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纳、升华,这个过程对很多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考验了研究者的逻辑归纳能力和思维严谨性。有作者研究中晚期肺癌患者就医延迟体验,提炼的主题涉及就医原因、就医延迟的个人意识原因、对疾病的忧虑等,而关于就医延迟的客观阻碍因素有相应的访谈问题提出,却没有在结果主题中体现,说明作者在汇总、分析访谈资料时没有综合考虑研究主旨,对支撑材料的归纳或演绎能力不足。另有研究者探讨内地某医科院校少数民族医学生专业学习适应性,结果中部分主题并没有针对性地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的特点进行提炼,比如在影响专业学习适应的负性因素中作者强调专业认知、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计划的能力和课堂教学中"内容理解转化"阶段的难适应性均无特异性,未能突出少数民族医学生的特点,与汉族大学生并无大的差别,研究意义何在?
4.未能从结果出发,讨论不充分。讨论部分是最能体现论文内容深度的一部分,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选择主要的研究结果在讨论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是写好该部分最关键的问题。但在日常稿件审理中发现,讨论撰写不当是质性研究论文被退稿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当多的质性研究来稿的讨论没有结合结果主题进行论述,大篇幅的内容是关于该研究提出的建议或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提炼的相关结果无直接联系。有研究者意在探讨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体验,讨论中作者分段提出"重视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其发展提供平台与机会;建立完善的临床师资选拔制度;进一步推进院校联合培养模式",显然未能密切围绕主题讨论,研究者误将对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意义和建议作为讨论的内容,这是错误的。也有部分来稿论述内容单薄,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框架,大篇幅引用他人文献,唯独没有形成自己观点的深度解释,这样的讨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写作建议
1.充分考量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质性研究中,选择多少样本以及选择哪里的样本,是不存在固定答案的。但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追求样本的最大差异化,最好能够选择不同的案例并扩大样本的来源范围等。样本提供的信息丰富程度比样本数量更重要。从一个样本中推导出普遍适用的结论是比较困难的,设立较多一些共同特征作为标准来选取访谈对象,即根据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所拥有特征的判断,有目的地选取研究对象。比如有的作者研究社区老年人生命意义感来源的质性研究,由于生命意义感可能因个人境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选取样本时应充分兼顾访谈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宗教信仰、退休前职业等,以保证样本信息来源的丰富性和代表性[]。在调查医护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识与实践的研究中,作者对访谈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所选取的3所单位均是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政策和实施要求有较多了解,可以保证访谈内容的代表性;其中1所是研究者所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基地,与机构及访谈对象有良好的关系,可以保证访谈过程顺利[]。作者在论文中对这些问题给予明确表述,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科学编制访谈提纲。质性研究的访谈提纲是贯穿访谈过程的主线,是话题思路的引导,但不是具体的提问问题。访谈提纲的制订要与选定的理论框架相契合,根据理论框架的结构,并结合目标人群的特征,科学设置访谈问题。访谈提纲的来源主要是目前的研究结果(充分检索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研究者的临床经验、专业人员的指导和预访谈[]。开始研究前,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对所研究主题的主要概念进行定义,了解其内涵,结合自身经验构思预访谈提纲,同时做好领域内资深专家的函询工作,集众大家之长来确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的制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预访谈对访谈提纲进一步调整,修订。在进行正式访谈时,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访谈的连贯性。
制订访谈提纲还应注意提问的概念应该容易被访谈对象理解,对于非大众的专业术语应有相应的解释,或者以准确的通俗化语言替代。比如,访谈社区老年人对衰弱的感受,访谈提纲直接引用"衰弱"这个词汇,导致出现访谈最大的问题——"鸡同鸭讲",多数老年人并不清楚衰弱的准确定义,他们误以为衰弱就是衰老或者是虚弱,由此得到的访谈资料很难契合研究主题。
3.反复分析讨论,促进研究主题的产生。质性研究的结果呈现是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归类的过程。关于质性研究的结果整合,Tomas等[]提出了"主题综合法",该学者认为,主题析出阶段是最难以描述并可能是最具有争议的,因为结果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判断以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研究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归纳分析中出现的"描述性"主题来回答其暂时提出的研究问题而实现主题的产生,该研究从访谈对象表达的对健康饮食或食物的观点推断出障碍和促进因素,经过不断讨论,更多的抽象或分析性主题开始出现。当然,最终主题的产生与研究者的判断和认知具有密切联系。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难以描述的过程,但大家在这里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最初想要通过这个研究回答的问题,并从"描述性"主题寻求联系,不同研究者可以进行分析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以促进更多抽象或分析性主题的产生。这个过程可能是循环往复的,直到产生的"分析性"主题足够抽象,并可以描述或解释所有的"描述性"主题。
4.讨论紧紧围绕结果主题,以解释为主。质性研究的讨论是承接主题析出后的推理和解释的过程,同时也是研究结果的佐证,这个过程需要对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是否相符作出解释,论述要充分,对结果产生的相关理论予以阐述,将研究结果与文献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应围绕提炼的几个主题,来探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周围情境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对人的理解为目标,说明行动的本质[],是将研究现象放置于所处的自然情景之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序对有关时间和人物进行分析、解释,探究研究对象作为部分与外在整体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并建立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阐述观点要慎重,用词不要过于肯定和绝对化。这个分析过程其实最终是研究者的"诠释",诠释肯定是有主观性的,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好的质性研究的讨论还应包含研究者对该研究进行反思、给出批判性的评价、指出不足或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
质性研究独有的理论基础、过程和特点,奠定了它在护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位。笔者从样本选取、访谈提纲制订、主题提炼及讨论4个方面对护理质性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写作建议,期望对质性研究方法感兴趣的护理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转自:“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