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滨海湿地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全球格局

2023/4/6 9:30:22  阅读:112 发布者:

滨海湿地在全球尺度养分和碳循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同时是氮磷的源和汇,而且又是重要的碳汇(“蓝碳”)。湿地植物作为滨海湿地重要组分,对其叶片元素含量及其比率(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循环。然而,目前我们对于滨海湿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的全球格局却仍不清楚。此外,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如周期性的潮汐和较高的盐度等。同时,两大主要滨海湿地类型,草本为主的盐沼和木本为主的红树林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均对滨海湿地全球格局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通过整合文献资料数据,综合了133篇前人研究,建立了全球滨海湿地植物叶片碳、氮和磷含量数据库,涉及全球208个研究点。基于该数据库,我们分析了滨海湿地植物碳、氮、磷及其比率的全球格局及其决定因素,并与陆地生态系统已有格局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滨海湿地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也具有明显的纬度梯度格局,但其格局比陆地生态系统较弱。而且,滨海湿地植物具有比陆地植物更高的氮与磷回归斜率。此外,还发现不同类型滨海湿地(盐沼和红树林)植物叶碳氮磷化学计量具有较大差异,并证明了这种差异主要是植物生长型(草本和木本)的不同而造成的。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探究了滨海湿地植物元素的全球格局,结果对于全球尺度整合不同生态系统差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生态学国际学术期刊《GlobalEcology and Biogeography》,中国林科院湿地所胡宇坤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曼胤和崔丽娟研究员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地理所何念鹏研究员为合作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2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149)的资助。

相关论文:

HuYK, Liu XY, He NP, Pan X, Long SY, Li W, Zhang MY* & Cui LJ* (2021) Globalpatterns in leaf stoichiometry across coastal wetlands. Global Ecology andBiogeography, 30, 852-86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geb.13254)

转自:“植物功能生态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