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新奖励计划待遇再创新高
(在站最高待遇:100万工资+40万出站房补+绩效,此招聘长期有效)
一、招聘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光子集成器件
- 高速光通信及光信号处理
- 高性能光电计算
- 超材料与超表面
- 表面等离激元与应用
二、团队简介
团队依托深圳大学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设备先进,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具备完备的光电子微纳制造工艺、表征及测试平台,总面积约3100多平方米;具备电子束光刻系统、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感应耦合离子刻蚀机、高分辨电子束成像曝光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机、双光子聚合3D光刻机、原子沉积镀膜机、紫外曝光机等多台大型工艺设备,同时具备全谱段多功能微纳成像仪,原子力拉曼显微光谱仪,飞秒激光系统,电子束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电镜系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光学椭偏仪等表征及测试设备。同时,团队具备单通道60Gb/s高速光信号产生及误码测试系统、高速实时示波器,高速光采样示波器、高精度光谱仪、垂直及水平耦合测试平台等关键信号测试设备。基于该工艺、表征及测试平台,可开展完善的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电材料制作及检测工作。
团队PI:
雷蕾,副教授,博导,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南山区领航人才,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获得者。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丹麦技术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助理;2015年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博士后,2016年加入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光电子集成器件、光通信、光信号处理、超材料与超表面等方向的研究,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 Nano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级国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技术公关面上项目课题、深圳市高端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作为主要参与者先后参与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三、应聘条件
A类:广东省博士后人才专项支持计划-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
(一)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获得博士学位,申报人的毕业学校排名,根据其获得博士学位的年份,以泰晤士、USNEWS、QS和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准。相应学位证书应获得国家教育部认证;
(二)具有良好的光学工程、光学、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材料学或相关学科背景,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进站时间为准);
(三)有较强的设计仿真与实验动手能力,熟悉光子集成工艺的申请者予以优先考虑;
(四)承诺在站2年以上;
B类:非上述类别
(一)具有良好的光学工程、光学、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材料学或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年龄35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二)有较强的设计仿真与实验动手能力,熟悉光子集成工艺的申请者予以优先考虑;
四、聘期待遇
I. 基本待遇:
A类:广东省博士后人才专项支持计划-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综合年薪45万+出站40万+绩效)
(一)进站生活补贴:进站博士后综合年薪45万。
(二)出站住房补贴:已获得进站生活补贴的博士后出站后留粤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分三年按3:3:4比例核发,在粤工作未满3年将根据要求退回补助资金。
(三)博士后期间工作突出者,课题组将给予额外绩效奖励。
B类:非上述类别(综合年薪34万+绩效)
(一)基本待遇税后34万/年,包括:入站后省市博士后补贴每人每年18万元,深圳大学综合年薪16万,享受中级教师住房待遇;
(二)博士后期间工作突出者,课题组将给予额外绩效奖励。
II. 荔新奖励计划(9.6万奖励薪资):
除以上基本待遇外,为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深圳大学于2022年11月14日起,执行“荔新奖励计划”(可与以上待遇叠加):
入选者发放4000元/月奖励性薪资,在站两年,共9.6万元。
申请荔新奖励计划条件(同时面向A类和B类):
(一)博士毕业不超过三年或年龄不超过33周岁(以入职时间为准)。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博士毕业高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名高校。“世界大学排名”根据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的年份,以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排名为准;
(2)原“985工程”建设高校;
(3)所在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以上等次或排名前10%。
2.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计排序第一)发表中科院大类二区以上学术论文2篇(至少1篇为一区),或中科院大类二区学术论文3篇;
综上:A类在站最高待遇:100万工资+40万出站房补+绩效
B类在站最高待遇:78万工资+绩效
五、岗位职责
博士后在站期间(两年)应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中科院1区文章或2篇中科院2区文章(期刊确认标准参照深圳大学相关规定)。
六、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附件发至以下联系方式:
联系人:雷蕾
电话:(+86) 18719274060
微信:18719274060 (推荐微信直接联系,验证请备注:姓名+博后申请)
e-mail:leilei@szu.edu.cn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物理与光电学院(致腾楼)10楼1010室
转自:“辑思科研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