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MBenes 串联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成氨

2023/4/4 15:04:24  阅读:149 发布者:

文献来源:Angewandte Chemie

通讯作者:褚克

发表日期:2023.02.15

机构:兰州交通大学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0054

主要研究成成果

FeB2采用回流法合成。FeB2XRD(1a)图和HRTEM(1c)显示了FeB2的六方相。TEM(1b)图像揭示了由许多纳米晶体组成的多孔纳米片结构。图1d的元素映射图像验证了FeB元素在FeB2上的均匀分布。XANES表征(1e)表明FeB2Fe化合价与其对应本征价(+2)EXAFS光谱(1f)显示Fe-BFe-B-Fe配位键。小波变换(WT,图1g)等值线图也反映了同样的结果,表明FeB2的合成成功。

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2a)曲线证实了FeB2的高NO3RR活性。如图2b所示,FeB2显示出96.8%的最高FE,相应的NH3产率为25.5 mg h-1 cm-2。对照比色测试和同位素标记1H核磁共振分析证实,产生的NH3肯定来源于电化学NO3RR过程。此外,在连续十次循环(2e)期间,FeB2表现出良好的NO3RR稳定性。为了进行比较还评估了Fe2O3NO3RR性,FeB2NH3产率和NH3-FE分别是Fe2O34.6倍和2.1倍(图2f)。

通过理论计算阐明了FeB2NO3RR机理。首先通过分析FeB2(001)上的NO3-来确定其活性位点(FeB)吸附行为。图3a3b的电荷分析表明,B上的*NO3-Fe上的*NO3-获得更多的电子。图3c显示B位点的脱氧/加氢中间体的所有自由能均低于Fe位点的自由能。

通过比较它们的*NH*NH2为决速步骤,B位点的RDS能垒(0.31eV)Fe位点(0.87eV)低得多,表明NO3RR在热力学上比B位点更有利。关于碱性介质中的HER活性(3c,插图),与Fe位点相比,B位点对所有H2O吸附、H2O解离和H2形成显示出更高的能量需求,表明HER更多可能发生在Fe位点,而NO3RR活性B位点在能量上对HER不利。这些计算结果表明,FeB2上的B原子作为关键活性位点促进NO3-的吸附和覆盖,降低反应能垒并抑制竞争性HER,从而有助于FeB2的高NO3RR活性和选择性。

充足的活性质子或*H自由基对于高效的NO3RR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在NO3RR过程中产生/消耗的*H自由基的数量,使用DMPO作为*H捕集试剂进行液体EPR测量。图4a数据表明生成的*H自由基在FeB2上迅速消耗,有助于NO3RR加氢反应。SCN-离子被称为使催化剂的阳离子位点失活的中毒剂。用SCN-毒害FeB2Fe位点后,DMPO-H信号迅速降低,证实形成的*H自由基主要来源于FeB2Fe位点上的H2O分解。EPR结果表明Fe作为*H-提供者而B作为*H-消费者,FeB位点的协同串联效应促进中间氢化以增强FeB2NO3RR活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NO3RR机制,进行原位拉曼/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量。对于 FeB2(5a),随着电位从开路电位增加到-0.6V,在NO3-的峰强度逐渐增强,表明NO3-的持续消耗。在电解过程中,脱氧中间体(NO2-)、加氢中间体(-NH-NH2H-N-H)和产生NH3 (NH4+)的峰强度逐渐增加,表明有效的NO3RR过程。但是,添加SCN-后进入电解液使FeB2Fe位点中毒(5b),氢化中间体的所有峰几乎消失,这可能是由于Fe中毒导致有限的*H供应抑制中间氢化。说明Fe位点的关键作用,它可以加速水离解并提供足够的*H来加速B位点上的中间氢化。与FeB2相比,Fe2O3的原位FTIR光谱(5c)NO3RR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有限的脱氧/氢化中间体,表明NO3RR动力学和能量学缓慢,这是Fe2O3较差的NO3RR性能的原因。

进一步进行涉及DMPOEPR测量以定量估计催化剂对NO3RR的加氢能力(hc)。图5de比较了FeB2Fe2O3在不同添加NO3-浓度下电解5分钟后的DMPO参与的EPR光谱。FeB2EPR强度衰减幅度(5d)远大于Fe2O3(5e),这意味着FeB2的高*H消耗能力促进了中间氢化。根据EPR光谱,计算出FeB2hc278.7(5f),比Fe2O3(29.8)高出近一个数量级,进一步证实了FeB2的优异加氢能力。

结论

本文制备的FeB2已被验证为NO3RR的有效模型MBene催化剂。结合理论计算和原位拉曼/FITR/EPR表征揭示了FeB2的串联催化机制,其中B位点激活NO3-并稳定中间体,而Fe位加速水离解并提供充足的*H以加速B位上的进一步中间氢化。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