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的吞噬作用促进眼睛局部胰岛素的产生
2023/4/4 11:28:48 阅读:105 发布者:
弗吉尼亚大学细胞清理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是视网膜中胰岛素的来源,且受到光感受器外段吞噬和饥饿的刺激,其成果于2月2日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
该文主要研究生物体内一种细胞功能——吞噬(phagocytosis),以及它对胰岛素生产的影响。
视网膜具有很高的代谢活性,这依赖于葡萄糖摄取和有氧糖酵解。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 细胞与光感受器紧密接触,其关键功能是吞噬受损的光感受器外节 (photoreceptor outer segments,POS)。
研究显示,视网膜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s)对吞噬眼内的凋亡细胞、崩解细胞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RPE是眼睛中能受POS吞噬作用激发的胰岛素来源。
Ins2 mRNA和蛋白在RPE中的表达
实验中研究人员选择了小鼠(C57BL/6J)进行研究,采用了病理学分析、RNA测序技术分析、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等方法,同时通过软件模拟对机制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Ins2 mRNA和胰岛素蛋白是由RPE细胞产生的,并且该过程与 POS 的 RPE 吞噬作用相关。吞噬细胞受体的基因缺失(“功能丧失”)会降低Ins2水平,而增加吞噬细胞受体MerTK的水平会增加雄性小鼠Ins2的产生。与来源于胰腺的全身胰岛素不同,RPE来源的局部胰岛素会在饥饿期间受到激发,这也增强了RPE的吞噬作用。
Ins2在RPE中表达受到的调控与与全身胰岛素不同
整体或RPE特异性的Ins2基因缺失会减少饥饿的雄性小鼠视网膜葡萄糖摄取,视网膜生理失调,导致光转导缺陷并加剧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模型中的光感受器损失。吞噬过程后巨噬细胞可以继续生存,而且会分泌出胰岛素,而共枝突状、附属结构等对于胰岛素的分泌也十分关键。此外,研究表明这个过程的发生是具有完善的自我调控机制的,从而使胰岛素分泌与眼组织特异的代谢过程建立联系。
吞噬作用可提高RPE中Ins2的表达水平
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证明RPE细胞是视网膜中吞噬作用所诱导的局部胰岛素来源,有可能影响视网膜生理和疾病。
本文首次证明了吞噬作用与视网膜生物代谢之间的联系,并揭示了局部胰岛素产生的新机制。同时,这一发现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为治疗眼部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此外,这一研究也为关注细胞功能、生物代谢过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Ins2调节视网膜代谢稳态与视网膜疾病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728-0?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natmetab#Sec39
转自:“科研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