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厦大经济学科青年教师林友宏合作论文在经济学国际顶刊QJE在线发表

2023/4/4 11:13:39  阅读:110 发布者:

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林友宏副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教授Jesús Fernández-Villaverd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副教授Mark Koyama、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副教授Tuan-Hwee Sng合作完成的论文“THE FRACTURED-LAND HYPOTHESIS”在经济学五大顶刊之一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QJE)在线发表。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QJE)于1886年创刊,是经济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顶级英文学术期刊,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主办,内容涵盖经济学各个领域。

AbstractPatterns of state formation have crucial implications for compar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amond (1997) famously argued that fractured landwas responsible for Chinas tendency toward political unification and Europes protracted polycentrism. We build a dynamic model with granula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topographical features and the location of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land to quantitatively gauge the effects of fractured land on state formation in Eurasia. We find that topography alone is sufficient, but not necessary, to explain polycentrism in Europe and unification in China. Differences in land productivity, in particular the existence of a core region of high land productivity in northern China, also deliver the same result. We discuss how our results map into observed historical outcomes, assess how robust our findings 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y and data in Africa and the Americas.

成果内容简介:国家形成模式的差异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欧亚大陆的历史上,古代中国趋于统一,而古代欧洲则趋向于分裂为多个实力相近的国家,这一现象背后有何深层原因?戴蒙德在他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地理分隔程度是影响政治统一与分裂的原因。然而,若简单地比较中国与欧洲地形崎岖度的差异,中国却更为分隔。因此,地理对国家形成有着更为复杂的影响机制。

为检验地理因素对国家形成的影响,林友宏和他的合作者在文章中构建了一个动态空间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世界被分割为65641个半径为28公里的六边形,最初每个六边形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政体,以反映公元前1000年各地政治分裂的状况。之后的每一期,每个政体与相邻政体间有一定的概率发生战争,战争胜负的概率取决于双方拥有的资源多寡(以土地生产力的总值衡量)和地形的崎岖度。拥有更多资源的一方将有更大概率获胜,而崎岖的地形将使得战争更难以有效进行,从而降低任何一方获胜的概率。若战争分出胜负,则获胜者将占领失败者的一块六边形土地。此外,国家的边境地区可能分裂,分裂概率受国家面积、形状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模型结果是基于概率的,文章进行了30次模拟,每次长度为500期,以得到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500年间国家形成过程的概率分布。在同时考虑了地形和土地生产力因素后,模型十分稳健地产生了中国统一与欧洲分裂的结果。此外,在额外考虑河流、草原、土壤(黄土)等地理因素后,结果仍十分稳健。在模型关掉地形的影响但保留土地生产力影响的情况下,结果仍然存在,说明地形并非是解释中国统一与欧洲分裂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模拟结果发现,统一中国的政权主要起源于土地肥沃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即历史上的“中原”及周边地区。这是因为,平坦的地形有助于军事的征伐和兼并,而肥沃的土地使得中原政权的实力远超过其他地区的政权。一旦中原统一,则其他地区的政权将无力阻止被兼并的命运。模型以极为简单的地理因素解释了欧亚大陆国家形成的重要差异。但在非洲和美洲,由于土地生产力以外的其他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如非洲的疾病和美洲的作物传播),模型需要额外地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捕捉这些地区的国家形成。除了证实了国家形成的地理分隔假说,文章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未来的研究可尝试将其运用于解释文化形成等其他历史过程。

林友宏,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专业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史和发展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学动态》、Health Economics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

论文全文阅读或获取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转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